□本报记者 胡志杰、蒋梦蝶
项目不到3个月正式落户宜城软件园,2个月内企业注册成功,1个月内就成功取得第一项知识产权……将企业总部从省城济南搬到县城宜兴半年多,江苏瑞宁信创科技有限公司“一路奔跑”,驶上了发展新赛道。“在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操着地道的山东口音,企业董事长汉京宁笑着告诉记者。
2006年,汉京宁在济南创办瑞宁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布局内控安全和云安全的创业团队。从济南到宜兴的背后是一场双向奔赴,更是宜兴跳出县域思维加速打造长三角数字产业新高地的有力缩影。数字经济,宜兴起步较晚,尤其是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基础薄弱。以传统商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宜城街道主动作为,通过盘活资源,在有限的发展空间里打造宜城软件园,瞄准一批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让数字产业快速起势。宜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褚曙强介绍,瑞宁拥有硬核的研发团队,运营了国内第一个共享服务IT服务平台,在网络安全领域经验丰富,从多方面考虑,瑞宁是宜兴需要的“好苗子”。
“宜兴充满了惊喜。”谈到为何来宜,汉京宁用这样一句话进行了总结。之前瑞宁总部设在济南,在国内的北京等地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设有子公司,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瑞宁近年来开始四处寻找合作城市。接触到宜兴之前,他们到合肥、长沙两地都考察过。“去年年初九,宜城街道领导带队到济南公司考察,满满的诚意是第一重惊喜。”汉京宁回忆。《宜兴市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相关奖补政策、宜城软件园拎包入驻的环境……在接下来的深度交流中,宜兴拿出的数字产业“大礼包”和自身对产业的理解、研判、未来规划等等,让企业团队感觉“频道”对上了。
地方敢闯的拼劲,让企业更敢干。改变计划,瑞宁不但要到宜兴发展,还要将总部搬到宜兴。去年11月,瑞宁正式入驻宜城软件园,将深耕16年取得的50余项发明专利与核心知识产权、商标全部注入到江苏瑞宁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瑞宁注册后一个月内就成功取得了第一项知识产权。在人才队伍的打造上,企业持续加码,邀请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张云泉担任首席科学家,与其团队在宜兴建立大数据安全研究院。迈开步子加油干,瑞宁更是拿出了3至5年内进入资本市场的规划。
在“政府为、企业为”的双向互动中,新作为凝聚发展新合力。瑞宁的融资计划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响应。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宜城街道相关基金、宜兴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入股企业,得到国资支持,瑞宁发展底气更足。这两天,宜兴金融办也上门对接,了解企业需求,开展专业辅导。而在业务拓展上,宜兴也想着企业。据汉京宁介绍,相关部门走访企业时也邀请瑞宁一起参与,尽快熟悉宜兴市场。“5年累计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市值达100亿元,成为国内标志性网络安全企业。”在宜兴的“新春第一会”上,汉京宁作为唯一一家新企业代表上台发言,与宜兴共成长的发展目标赢得了阵阵掌声。(下转第2版)
从省城到县城,企业迁“宜”有故事
(上接第1版)
如今,宜城软件园已成为宜兴数字产业集聚地、软件人才新高地。据了解,软件园已有入驻企业17家,其中6家为总部企业、4家被列为上市后备企业,拥有博士学历人才21人、硕士学历人才36人、知识产权300项。强劲的发展动能为宜兴数字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目前,宜兴数字产业在建、拟建重大项目约50个,总投资超540亿元。2022年,宜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1600亿元,占无锡全市比重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