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新吴区江溪街道城管网格员小杨在巡查中发现辖区一主干道路面出现多处坑槽、龟裂等问题,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天,街道城管部门就派出施工单位现场作业。经过4天的紧张施工,施工人员共修补坑洼7处,修复面积500多平方米,得到了沿路商家和居民的赞誉。“像小杨一样的城管网格员有285名,他们就像城市管理的‘眼睛’,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江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说。
去年以来,江溪街道以打造“最干净街道”为目标,坚持“隐患发现在一线、沟通协调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城管网格员队伍、主体单位队伍、执法队伍、督察协调队伍,进一步强化基层执法力量,压实网格工作责任,开启了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
推进城管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实现“服务在一线、管理在一线、工作力量在一线”。江溪街道以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市管理布局和力量。街道在辖区36个管理单元建立了城市管理工作室以及长江路、招商城、工博园3大片区城管工作站,抽调118名城管队员,与社区城管条线工作人员、城市管家队伍等一起组建了一支城管网格员队伍,进驻到各个城市管理工作室和片区城管工作站,有力推动了城管工作“触角再延伸、服务零距离”。同时,街道又成立了由住宅小区、道路街巷、企事业单位及沿街商户等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队伍,做好自查自纠、“门前三包”等工作。
为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江溪街道大胆创新,针对城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了“发现—处置—督办—核查”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街道抽调骨干力量,分别成立了执法和督察协调两支队伍。其中,执法队伍重点对未能履行《市容环卫责任书》、未能及时将问题整改到位的相关单位进行行政处罚,有效解决了以往城管工作“管不动、催不听”现象。督察协调队伍除了为各支队伍制定责任清单、对群众投诉问题进行督办外,通过查询人车轨迹、在线时长等方式,定期发布督查通报,进一步提升了城管队伍的响应速度,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等现象大为减少。去年以来,江溪城管共实施小微执法109件,完成一般程序案件210起,简易程序案件389起,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春海路位于新交付小区海雅锦园一区和二区之间,是一条“年轻”的背街小巷,各类基础设施相对较新,路面问题相对较少。但由于附近建筑工地较多且智能探头尚未安装到位,一段时间,春海路工程车辆夜间违停现象严重,带来了扰民、挤占消防通道、交通安全事故较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江溪城管四支队伍各司其职,形成整治合力,春海路夜间车辆违停现象很快就得到彻底解决,并登上了2022年新吴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背街小巷整治“红榜”。“城管力量下沉后,与居民距离更近了,最大限度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据江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现在,很多矛盾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妥善处置,群众投诉量明显减少。(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