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区域新闻

文化路上飘书香

——记孔维贤和他创办的江阴作家图书阁

  在江阴市澄江街道文化路上有这样一位老人,本可以安逸地欢度晚年,但他不甘清闲、不为名利,而是自讨苦吃,毅然投资创办了一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江阴作家图书阁。他就是退休干部孔维贤。

  孔维贤曾在江阴市委宣传部、园林旅游局等部门工作,是一位文史爱好者,平时积聚了不少江阴本地作家的著作。他在园林旅游局工作时又爱上了摄影,担任过江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人的一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如何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发出无限的光芒?”在孔维贤心目中,人生与其在碌碌无为中虚度年华,还不如发挥自己所长,尽力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早在几年前,孔维贤就萌发了要在退休后创建一家江阴作家图书阁的想法。“如能把本地人所著的各类书籍收集起来,既可方便大家阅读,又能弘扬地方文化,留存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这对江阴文脉的传承、文化事业的繁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孔维贤说。

  孔维贤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文化路11号位于江阴主城区的繁华地段,坐北向南的两层两间房子,是孔维贤的私有房产,原本出租给人家经商使用。为了创办江阴作家图书阁,他毅然收回了原本收入不菲的出租房,腾出二楼80多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重新进行了设计装饰,一家由个人投资、接受本地作家自愿捐赠、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新型图书馆,悄然出现在了市中心地段。消息一传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大家纷纷对孔维贤的这一举措赞不绝口。

  刚刚建成开放的这家本地作家图书阁,现有6个书架共36层,都摆满了各类书籍,藏书量达数千册之多。这里环境幽静、书香四溢,原江阴市人大办公室主任江桂苞挥写的“一堂典籍传江阴文脉,千卷图书颂华夏精神”对联,形象地道出了江阴作家图书阁的宗旨。据了解,这里将打造成为展示江阴作家作品的一个窗口、江阴文化研究的一个基地、文学爱好者互相切磋交流提升写作水平的一块阵地以及中小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升素质教育内涵的一个驿站。目前,江阴暨阳名贤研究院、江阴市关工委、江阴市作家协会等相关单位已在此挂牌。

  “江阴作家图书阁的顺利建成,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么多本地作家踊跃捐赠书籍的热情,更让我感动。我定将倍加努力,准备再增添一批书架。”孔维贤表示将尽力做好服务,认真保存好这些书籍,待年迈后再将其全部转捐给国家相关部门,让凝聚着众多江阴作家心血的这些地方文化瑰宝能代代相传。话语中,孔维贤表露出了对家乡浓浓的爱。

  (谈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