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别报道

相聚无锡,共商“链上未来”

  《无锡市政务区块链创新应用指南》发布

  近日,一连两场国家级区块链主题会议——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交流会议、第五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先后在我市举行,来自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无锡,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探索区块链前沿创新、发展趋势和关注热点,携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合力构建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大咖观点

  发展算力筑牢区块链的基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郑纬民

  正在快速发展的区块链,离不开底层技术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认为,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就是存储和算力。“算力好,实体经济就好。”郑纬民指出,算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算力就是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已从原先的人力、畜力、动力(电力)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数字经济时代。”

  郑纬民观察到,过去十年来,我国在顶尖超级计算系统的研制和超算系统部署的数量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行列。依托无锡“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开展的应用曾三次摘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可见我国新型算力设施的发展水平之高。“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将领先算力高效转化为解决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依然存在挑战。”郑纬民认为,除了超算算力利用率不够高之外,国产超算平台架构多样,导致应用移植和调优工作量大、成本高,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超算并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让无锡、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不同种类的超级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算力网。”郑纬民建议要重视提高带宽以加快数据传输速率,此外还要研究算力调度方式,提高应用移植效率。

  以区块链赋能安全可持续元宇宙

  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 张彦

  大会报告分享环节,多位专家将目光投向如今在产业界、学术界都非常热门的概念——元宇宙,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张彦便是其中之一。在张彦看来,元宇宙是一种新的数字平台、新的场景、新的基础设施,它的出现是前沿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而数字孪生、区块链、边缘智能等技术都是构建元宇宙元素的基础关键技术。

  “区块链在元宇宙中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性技术,区块链在元宇宙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里都会出现。”张彦分析,元宇宙系统架构中需要建立分布式安全互联,比如在元宇宙子系统中的经济系统里建立数字货币,在社交系统里建立数字人,在价值系统中保障虚拟地产等数字资产的安全,以及在身份系统中建立分布式虚拟数字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等,这一切都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与保障。

  张彦同时指出,未来,建立全球规模的元宇宙虚拟世界势必会带来大量的计算能耗,大规模的智能设备以及网络也会产生大量能耗,怎样建立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元宇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张彦建议关注绿色通信网络、绿色算力网络、绿色区块链和绿色数据中心等,比如开发大规模智能通信设备,提高区块链能效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支撑数据中心等。

  从共享单车读懂区块链的“奥义”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周傲英

  区块链有什么意义?“重新审视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你会找到答案。”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傲英看来,共享单车的背后,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信任机制”。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也折射了区块链带来的变局和即将面对的挑战。

  从“触手可骑”到随时随地有车骑,再到免押金即可骑行,2016年,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共享单车风靡神州,成为共享经济“最接地气”的商业模式。“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移动支付,那么‘下半场’一定是分享经济。共享单车揭开了‘分享经济’的序幕,奏响了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序曲。”相比于探讨共享单车公司,周傲英更看重阐述其底层逻辑,“共享单车公司本质上是大数据公司,数据作为法律依据用以日常运营和治理,这才是共享单车的技术意义。”

  “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信任,区块链能以数学来重塑信任。”周傲英说,团结互助、共有共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的力量源泉,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工商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每个人能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因此,共有共享需要新的信任机制和体系。“作为新型金融科技的代表,区块链本质上是‘信任科技’,将为信任机制向数字文明发展提供跨越式路径。”

  开设区块链课程 补齐“人才拼图”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 杨小虎

  区块链蓬勃发展呼唤更多“行家里手”,如何因材施教,打造区块链多层次人才梯队?早在2018年,浙江大学就推出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小虎正是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开设区块链课程,是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问题。”

  “作为多学科的综合院校,浙江大学很早就开展区块链科研工作,但只有参与科研的学生能学习区块链技术。”杨小虎说,专设课程不仅能赋能区块链生态圈,也能补上研究型人才这一重要拼图。“区块链是一门交叉学科,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金融、经济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从中获益。”杨小虎欣喜地发现,选修这门课程的其他专业学生人数在逐年上升。“这些学生不是为了‘蹭热点’,他们‘有备而来’,预习过技术方面的基础内容,能够很快地融入实操作业中。”

  在教学中,杨小虎对区块链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认为,这门课程需保持技术引进与教学内容的同步,在实际教学中要格外注重“引领”与“实践”:“区块链源于应用驱动,技术演进变化快。要在有限的课时中‘打好地基’,讲清楚技术原理、架构,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应用开发的实践中,成长为区块链底层平台代码的贡献者,参与到平台建构中。”

  会场动态

  《CCF区块链学术研究白皮书》在锡发布

  区块链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在第五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上,《CCF区块链学术研究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梳理了国内外区块链领域学术研究新动态,阐述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新进展,展望区块链理论技术发展新趋势。

  作为全国区块链发展的第一方阵,江苏正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融合应用为牵引、安全合规为保障,不断健全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加速场景应用落地、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无锡成为江苏省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的唯一地区。截至2022年底,全省工商注册区块链相关企业总数超过1.2万家,通过国家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项目258个、同比增长146%,专利授权639件、同比增长53%。

  然而,我国区块链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觉得区块链技术还是挺难的,有好多技术还需要继续攻关。我们有一个区块链高等研究院在无锡。未来,我们要通过这个研究院来解决区块链中的难题,使得无锡成为技术上和理论上解决区块链难题的一个世界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说。

  为此,近年来,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我市持续加大试点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发展。2022年,无锡试点确立了31个“区块链+”重点领域应用方向,发布20个年度市级重点建设场景。一年里,全市共有4批25个区块链项目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较前期备案数量增长近5倍。此外,2022年无锡发布的首个数字藏品发行平台评测团体标准、《基于区块链检务平台业务数据交互标准规范》等3项标准还被列为全国团体标准。

  首届大学生区块链安全隐私技术与创新应用竞赛收官

  首届大学生区块链安全隐私技术与创新应用竞赛经预赛、小组赛、总决赛等多轮角逐,于大会期间顺利收官,并在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次竞赛旨在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兴趣,深化大学生对区块链安全与隐私的认识,为促进区块链人才培养和区块链安全生态建设积累了基础。

  据悉,竞赛一共有来自全国7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3支队伍报名。经40余位业内资深专家权威评审,24支队伍从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首次在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增加大学生竞赛颁奖环节有着积极意义。一方面,大会几乎汇集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区块链专家和学者,大学生的比赛作品可得到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未来区块链事业的建设者可现场学习大学教授、院士以及企业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他们参与区块链技术事业的热情。

  版面撰稿:朱冬娅 夏昊森 摄影: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