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快来看,社区‘童眼视频’又更新了”。近日,惠山区堰桥街道新惠社区LED宣传屏前吸引了一批居民驻足观看。屏幕里播放的是“栽树难、毁树易”主题视频,拍摄了一些居民不经意间的毁绿行为。当画面中被摘断的树叶上流出白色液体时,只见一名孩子高声说道:“妈妈,树宝宝流泪了。”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孩子们内心是最纯净的,我们大人绝不能在他们眼里掺沙子。”居民张阿姨感慨地说。
去年以来,新惠社区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整体建设之中,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培育阵地、搭设“童言童声”议事平台等活动,尊重儿童需求,融入儿童元素,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努力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有活力、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
积极整合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培育阵地。新惠社区在辖区内开设了“多彩课堂”公益绘画班、儿童手工班等,在微信群、妇女微家阵地、社区LED屏等平台开展“青苗行动”“童眼视频”等活动,定期向居民推送家庭教育、图书阅读等内容,形成“推门可见、社区可感、家家参与”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新惠社区妇联主动发挥家长、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作用,策划开展了写送春联、绘制花灯、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向孩子们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亲子关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可以把绘制好的环保袋送给社区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让更多人认识并参与到‘绿色社区行’活动中来。”“除了捡拾垃圾,还可以把家门口的花坛装扮一下。”近日,在新惠社区“儿童议事会”上,一批“小议员”正就环保话题争相发言。新惠社区搭设“童言童声”议事平台,每季度组织一次儿童议事活动,倾听儿童的声音,吸纳儿童的建议,形成儿童参与社区治理长效机制。为提高儿童议事的质量,社区组织了专题培训,邀请专业人员教授儿童参与技巧,提升儿童参与能力,鼓励更多的儿童表达意见。“自参加社区举办的儿童议事活动后,感觉孩子成长了许多,不仅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在合作、分享、思考等方面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一位家长感慨道。
(邓怡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