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警方周刊

用“绣花功夫”让城市“经脉”更加顺畅

公安交警一路一策 精细化治理南湖大道

  道路交通关乎城市的形象、居民的幸福。作为连接我市城区与经开区的南北向主干道之一的南湖大道,于2022年1月开始改造升级,随着该项目的推进,这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道路由原来的3车道改为4车道,车辆通行更顺畅了;横过马路时,“Z”字形斑马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有了专用车道,提升慢行过街安全和通行体验;开辟首条“集散车道”,以满足车辆路口右转通行需求;智慧行人一体式交通信号灯,能自动抓拍行人闯红灯行为……

  这些都是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城市道路精细化治理“一路一策”的要求所做的大胆尝试。通过率先对南湖大道实施“集散车道、慢行保障、信号调优”等多项创新举措,交警支队用“绣花功夫”,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在“微手术”实施中挖潜道路通行效率,营造安全、高效、智慧的道路交通环境。

  首条集散车道建设提速,精细渠化方便沿线单位出行

  南湖大道是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动脉,也是贯穿梁溪区和经开区的主要通道,沿线分布居民区、学校、工业园区,每天早晚高峰各交叉路口车流量大,尤其是晚高峰北向南方向排队长达100多米,路口拥堵,通行效率低。同时,路口非机动车道内人非混行,交通秩序乱。

  交通的“血栓”,就是道路的堵点,一般发生在路口或具有复杂交通流汇集的路段上。“我们通过开展路口精细渠化,分别对‘十字’路口、‘丁字’交叉口、立交路口和支小路口实施道路‘微手术’,优化交通组织,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交警秩序大队民警严斐说,交警部门重点对进(出)口道机非隔离、车道优化、非机动车转弯导向线和行人等候区等进行设施标准的统一规范设置,确保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比如,原道路为12米双向三车道,通行能力无法满足居民出行的基本需求,改造后拓宽至15米双向四车道,车辆通畅率将显著得到提升,城市“经脉”更加顺畅。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沿线单位出行和右转,交警部门在南湖大道全线专门开辟出一条3米宽的集散车道,这也是锡城首条集散车道。集散车道设置在最右侧的第四车道,左侧三条车道为快速通行道,从支小路出来的车辆,通过地面标线引导即可进入第四车道右转。

  创新“Z”字形斑马线,达到“绕起来、慢起来、看起来”效果

  南湖大道和芦村路交叉处小区众多,但有些路口斑马线设置不合理,部分居民过街时常常横穿绿化带或行走在快走道上,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我们设置‘Z’字形斑马线,让行人在斑马线上的行进轨迹由直线变为‘Z’字形,达到‘绕起来、慢起来、看起来’的效果。”交警秩序大队副大队长钱国豪说,目前交警部门在金石路口北侧、梁中路、扬工路口都设置了“Z”字形斑马线,当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过“Z”字形斑马线时需要绕行,可以通过这个绕行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速度降下来,目的是让机动车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到行人和非机动车,同时也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减速让行。

  除此之外,“被看见,才安全”的交通安全理念也在小小一盏灯里得到实现。斑马线旁一盏盏比其他路灯低矮许多的照明灯,照亮了夜归人的回家路。“我们采取先行先试的方式,率先在南湖大道打造了智慧道灯。”钱国豪说,为保障行人优先原则,增加行人夜间通行安全感,交警部门在梁中路口创新推出“交通低位照明”。相比传统路灯,低位照明可以提示行人加快脚步通过斑马线;对于机动车驾驶员,它能提醒司机注意安全,还能成为夜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首个“智能信号灯”亮相,信号配时精细化提高通行效率

  一组“会提醒、能分析、秒抓拍、严曝光”的智慧行人一体式交通信号灯,近日在芦村路路口亮相,这也是锡城首个智能行人一体式信号灯系统。

  “这套智慧信号灯系统,采用创新设计,将传统人行横道信号灯、行人闯红灯检测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融为一体,可满足路口行人过街指示、行人闯红灯检测、信息发布等需求。还能够自动抓拍行人闯红灯行为,并在信息发布屏上将违法信息进行发布。”交警科技大队民警郭启祥说,这套系统主要应用于行人过街需求量大的路口,减少因人流、车流密集而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以及针对违法行为进行警示教育提升文明秩序。

  信号配时精细化设计,也是提升南湖大道通行效率的措施之一。为减少交通交织,压降车辆通过斑马线时的车速,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交警部门根据路口流量流向特点,合理划分左转和直行车道数量。同时,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控制时段、确定控制方案,对早高峰、日间平峰、晚高峰、晚间平峰、夜间低谷等时段采取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必要时增加平峰到高峰的过渡方案、中午高峰方案。通过合理确定信号控制周期、分配各方向绿信比,大幅缩短了红灯等待时间,有效避免了多次停车等待,最大程度满足不同时段车流需求,缓解车辆拥堵问题,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