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欣润
从创新难点问题入手,充分对接产业发展所需,无锡市近日发布了“1+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文件,形成了覆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型科创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全方位政策体系,构建起科技创新制度强支撑。
让创新为城市铸魂,无锡放出的这波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大招”,也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引导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关键指引。“政策创新”如何真正服务“科技创新”?本期周刊邀请市科技局局长赵建平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文件进行了解读。
注重统筹性:将国家战略需求和无锡发展需要结合
当前,无锡发展正处在深度转型期,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形势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如何让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在山水和楼宇间熔铸成强大引擎?无锡坚持科技政策“靠前发力”,“1+4”政策文件的制订正是无锡向科创高地迈进过程中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
“政策文件一大亮点是更加注重统筹性,即科技、人才和创新工作的相互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对接。”赵建平表示,原有的科技政策支持项目众多,但脉络性不强,处于“珠珠断链”的零散化状态,各种要素之间没有形成体系,亟须“串珠成链”,围绕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构建系统性的支持政策。
针对这些问题,市科技局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本着构建完善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的使命,加强调查研究,形成了全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文件制订的思路要点:补齐源头创新短板、加强创新链全链条谋划、全面整合创新要素。在具体内容上结合无锡实际,广泛借鉴深圳、杭州、南京、合肥等地先进经验做法,大量征求行业专家意见,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施策,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为破题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无锡方案。
“创新政策正由重点关注知识技术创造,转向按照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布局。”赵建平表示,经验规律表明,越接近技术前沿的国家,其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越高。无锡创新体系应主动地融入更大的世界体系,把国家战略需求和无锡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塑造无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无锡出台的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其中《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意见》是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无锡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无锡市新型科创载体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无锡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这4个配套政策是对创新链条各个体系、环节支持措施的细化。在目标引领上,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实现“五提升”“五突破”,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显著提升,“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创建、“一带多城”科创功能片区布局、“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引育等取得重大突破。
突出体系性:筑牢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四梁八柱”
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相应的创新政策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创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而应更关注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和转型,这也对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出台的5个政策文件,是我市首次集中、系统制定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文件。政策文件打通不同部门、行业和评价体系之间的壁垒,更加突出了“体系性”。
赵建平介绍,其中《政策意见》作为总体性文件,对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谋划,不仅包括推进举措、推进目标,而且构建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4个配套文件分别聚焦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型科创载体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科技创新重点环节,形成“四个体系”,与《政策意见》既相互衔接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将在今后引导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开展,筑牢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四梁八柱”。
“科技创新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需要一个体系性的政策实施路径。”赵建平表示,科技创新政策范围越来越广、政策工具越来越丰富多样,亟须构建一套高站位、体系性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对无锡科技创新实践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增强对政策的整体性把握,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长期看,激发创新活力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生态,政策体系的设计更凸显其重要作用。“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已从点的突破转向整体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强化科技创新体系的统筹协调与体系构建,科技竞争不仅仅表现为科技硬实力的比拼,也离不开支撑科技进步背后的体制机制、组织方式,尤其是创新生态的体系化竞争——这恰恰反映了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的‘软实力’。”赵建平称。
从创新生态来看,涉及如何发挥好制度优势,更好提升主体、要素之间的组织、协作、动员能力,更好解决创新体系中的孤岛化现象。“也许我们并非每个都是长板,但可以通过更完整的体系打造,发挥出最大能量,使整体更强。”赵建平说。
强调实战性:问题导向补短板
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我市科技创新载体能级还不够高、科技投入增长偏慢、企业科技研发实力还不够强、创新型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仍要客观正视。以制定出台“1+4”政策体系文件为契机,无锡正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政策体系文件突出问题导向,借鉴先进城市做法,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市场化方向为核心,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策文件几经修订完善,更加契合无锡发展需求,更加具有精准性、实战性。
“面向我市未来发展,聚焦创新发展中的短板,政策文件均结合工作实际,浓墨重彩提出解决对策。特别是针对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化有待完善、精准度有待提高、操作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将现有政策进行归并整合、系统提优,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赵建平称,目前政策支持重点体现在对重大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以及“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科创孵化载体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等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在综合考虑无锡市财力的基础上,均提高了扶持标准,并拓展政策覆盖面,“真金白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比如,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对新建或成功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分阶段给予最高2亿元奖励;在技术研发攻关上,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在创新型企业培育上,明确提出对首次认定、再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不低于30万元和10万元奖励。
“文件中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既有对原来政策的梳理细化,也有参考借鉴其他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在支持范围、保障重点、奖补方式上的突破创新,将方便各级各类市场主体对支持奖补政策直观了解、准确把握和充分享受。”赵建平表示。
1 + 4 政策亮点
加快构筑高品质科创空间
高水平打造世界级创新承载区,高质量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科创孵化载体。优化“一核、十园、多点”空间布局,加大创新资源引进与导入力度。到2025年,建成投用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新认定市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200家以上,“一带引领、多城联动、全域协同”的创新格局基本成型。
加快锻造战略科技力量
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做优做强在锡科教资源。到2025年,布局建设30家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市重点实验室,打造全国和省重点实验室后备梯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0家以上;培育50个产业发展亟需的市级重点学科(专业),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以上。
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精准打造创新型企业矩阵,聚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评价入库达到15000家,其中“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新增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达到4000家、1500家、2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300家;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2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加快推进技术研发攻关
强化前瞻技术研发布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和优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探索对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重大创新团队给予连续滚动重点支持。健全“揭榜挂帅”常态化推进机制,到2025年,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0项以上,其中“揭榜挂帅”项目达到60项以上。
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健全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大力推动重大成果产业化,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到2025年,新增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30家,培养技术经纪人500名以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0亿元。
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大力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完善市场化人才发展机制,优化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到2025年,新认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个以上。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到2025年全市筹集提供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房。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着力提升跨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与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科技合作。
加快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到2025年,“科技贷”年发放规模达到150亿元,创业投资规模达到600亿元;力争每条重点产业链上拥有2家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达到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