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铲释”江河文明,鼎立天地之中。3月5日,“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市委书记杜小刚出席开幕式。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副市长秦咏薪分别致辞。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以及省内外考古和文博界相关人士参加活动。
本次展览从3月5日持续到6月4日,分为“礼定中原”“战车上的和平”“玉饰陶饮”三个单元,共展出110件(套)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考古出土的我国青铜时代(夏商周时期)重要文物。展厅内,春秋吴王僚剑、王子午鼎等一件件重磅展品,以及器物铭文和相关文献资料,展现了从“天下万国”到“天下大同”,中华文明连绵不绝、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沉浸交互、数字艺术和装置艺术展现等新鲜有趣的展陈方式,则让文物活化再现,进一步提升观展体验。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大部分来自河南博物院。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融入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一环。唐炜为本次展览点赞,“展览以考古成果实证黄河和长江流域文明的交流融合,以出土文物阐释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解读了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拾峰说,本次展览展示的不仅是数千年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也是一百多年来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接续努力的傲人成果。
近年来,无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重要指示精神,在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开展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发挥考古华东基地平台功能,围绕太湖西部史前文化、无锡早期文明发展历史、吴文化探源等课题开展考古勘探和研究,努力破解历史之谜,力争形成体现无锡特色的重大学术成果,让更多考古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和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无锡考古力量。
活动现场,无锡博物院藏春秋吴王僚剑文物数字藏品发布。与会领导和嘉宾兴致勃勃参观了展览。 (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