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小巷总理”集体亮相“书记论坛”晒施政纲领——

让居民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

  一流的社区都在拼什么?日前,为期两天的“书记论坛”落下帷幕,新吴区硕放街道的19个社区书记一一走上台,阐述党建社情,晒出施政纲领,并接受台下专家评委和社区居民的点评打分。透过这一份份施政规划,记者发现,基层治理干得好的社区,都在拼如何激发居民参与。正如一位社区书记总结的那样:“挖掘小巷里的大智慧,鼓励居民群众参与,让多元主体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才能把基层治理夯实。”

  “只有学会依靠‘人人’,才能打造居民和社区双向奔赴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丽新社区党总支书记韩晓邦提出“凝‘新’聚‘丽’人人参与”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两年来通过挖掘社区党员、能人志愿者、年轻群体等多元居民群众力量,探索实施“倷伲金乡邻”居民自治品牌。今年他又有了新思考,将社区治理从“人人参与”升级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打造2.0版“倷伲金乡邻”品牌。作为社区“小巷总理”,韩晓邦不仅自己以身作则,早晨8点前必到岗,每天必到社区转一圈,更是把群众“当亲戚走”“当朋友交”,连平日里慵懒散漫的居民老马,经过他的一番关心教导,如今也成为积极上进的志愿者,老马管理的四分类垃圾房被评为社区“最干净”。

  上台晒施政报告,犹如立下“军令状”,让各位社区书记有了敢于挑重担的勇气和服务百姓的动力。街道机关干部钱琇今年下沉社区,开启了自己的“小巷总理”任期。刚到西典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2个多月,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入户难,“敲不开门,即使居民开了门,大多时候我们也只能站在门口简单聊上两句”。她有些苦恼:“我们准备了一大包鞋套,没用上几个。”围绕前期入户调研发现的居民社区融入感低的问题,她在“书记论坛”上用“参与式治理”来阐述自己的施政规划:以新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公共空间,在这里,既是服务窗口,更是互动空间,儿童可在一楼的“童心驿站”看书、画画、做手工,老人可以在座椅区聊天会友,青少年可以在二楼的“YOUNG”空间、“能量加油站”学习、交流。“我们邀请居民多来社区会客厅坐坐,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党群互动,逐步引导居民融入社区。”

  “过去两年,社区新增了两块健身场地,改造修复了大广场,还建设了11个垃圾分类房,新铺了一条长约200米的小区便道,安装了3个新能源车公用充电桩,完成了社区门卫的智能化改造……”听到社区完成的桩桩件件实事,79岁的居民沈英萍感到十分高兴,听着社区书记晒出的规划方案,她也憧憬着今后社区更美好的未来。而看着台上一位位社区书记年轻的脸庞,曾担任老支书的润硕苑居民周俊德十分欣慰,“他们有文化,有活力,有点子,社区交给他们很放心。”

  如何创新基层治理,新吴区创新了招数。硕放街道社会事业局局长周丽清说,“书记论坛”这一平台,成为锤炼基层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务实创新能力的大擂台。“小巷总理”集体亮相展示,社区干得好不好让群众来评判,同时也是一次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机会,引导居民知晓社区规划思路,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形成党群携手谋发展、干群齐心解难题的良好局面。“书记论坛”今后将年年搞,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

  (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