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海葬、草坪葬、花坛葬……让逝者与青山绿水相伴,生命回归自然的节地生态葬方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文明、低碳、生态的殡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节地生态安葬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全市已超1500名逝者选择节地生态葬,累计发放补贴300余万元。
生态安葬方式日趋多元,尤其是市民对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的接受程度更高。因为相较于传统方式,这些安葬方式不仅生态环保,还符合逝者“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近日在青龙山公墓,韩阿婆抱着一束鲜花来到一片草坪面前,将花瓣一片片地撒在一块特定区域,眼睛湿润地默默寄托哀思。据悉,韩阿婆的爱人前不久因病去世,生前特意交代家人,去世后一切从简,选择环保的生态葬形式。“当前墓地不仅价格较高,还占用土地资源。生态安葬比较环保、节约土地,也算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韩阿婆表示,家人们都比较理解和支持爱人的选择,如果有一天自己离开人世,也会选择生态安葬。
近年来,我市选择生态葬的群体结构发生改变,逐渐从孤寡、困难老人转向高级知识分子、中产家庭及普通市民家庭。以海葬为例,自2005年以来,我市已经组织了15届海葬活动,海葬的需求量也从最初的十几位逝者,逐年增至每年约有100多位逝者。“随着文明殡葬的理念被更多市民所接受,选择海葬的逝者群体也日益丰富。”青城公墓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连续三年停止举办,目前海葬预约量已达300多位。下阶段,我市将根据实际情况尽快重启海葬活动。
随着生态安葬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公墓也为此设有特定的生态葬墓区。市区范围内梅园公墓、青龙山公墓等经营性公墓都设有特定的生态安葬墓区,将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的骨灰坛中,把骨灰坛深埋地下让逝者入土为安,地面上可以种植树木、花草等,待一段时间后骨灰坛会自动降解,实现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会把逝者的名字刻在石碑上,供逝者家属永久纪念,达到生态美观节地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葬也带动了文明殡葬礼仪和文明祭扫的不断“升温”。幸晟礼仪服务工作室首席礼仪策划师姚苏妍介绍,通过近三年的订单数据来看,无锡落葬礼仪订单量从10%增加到30%,越来越多的逝者家庭不再过度追求传统丧事习俗,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和个性化的定制方案。“我们以高雅的钢琴曲代替丧事乐队,以鲜花代替锡箔、以温馨告灵代替传统的哭丧等。”姚苏妍表示,整个过程简单又不失庄重的仪式感,深受逝者家属欢迎。 (耿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