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各大墓区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本报讯 3月25日至4月5日是全市各公墓的祭扫高峰期。昨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5日12时,全市(包含江阴、宜兴)祭扫人数超过20万人次,车辆超4万车次。

  文明、绿色、安全的祭扫方式渐成风尚。各墓区推出了一系列防火措施,如梁溪区山北街道组织护林员、半专业消防队员、城管队员和志愿者队伍在林区进行森林防火巡回检查。“每天都会利用监控中心和无人机航拍对惠山北坡进行全景全覆盖火警监控,防火突击队24小时待命。”梁溪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王利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鲜花寄托哀思。“去年没能来到现场祭扫,今年特意从上海赶回来,在清明节当天看看过世的母亲。”李先生将鲜花放在墓碑前,轻轻地擦拭墓碑。

  错峰祭扫和预约祭扫效果明显。从青龙山公墓、青城公墓、梅园公墓等墓区了解到,目前各墓区已祭扫的墓穴约占八成。有关工作人员分析,由于今年祭扫周期比较长,从2月20日开始,就有不少市民选择提前祭扫。今年清明节只放假一天,一些计划返乡祭扫的外地人觉得行程较紧,提前来锡扫墓。我市在重点祭扫高峰日推出车辆预约模式,让不少市民选择了错峰祭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压力。

  节俭、环保的节地生态葬渐成新选择。在青龙山公墓生态葬区,有几处草地明显是不久前刚翻动过,旁边还放着鲜花。青龙山公墓相关负责人杜昕媛介绍,今年公墓推出了“馨爱苑”专区,这是一处具有艺术性的节地生态安葬墓区,梅花形、心形、四叶草造型的墓碑,不仅图案美观,且占地面积少。以心形墓碑为例,一个小小的心形墓碑是一个双穴,可以将逝者骨灰坛放在心形墓碑的后方泥土中,名字刻在心形碑上,占地面积仅为0.45平方米。(耿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