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面瘫,很多人会将其跟中老年人挂钩,但是如今,面瘫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其中不乏只有几岁大的儿童。近日,无锡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了多例面瘫儿童。该科主治中医师郭玉清介绍,春季气温起伏较大,小儿神经发育未完善,乍暖还寒时节更易面瘫。平时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保暖,早晚外出尤其是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时,要给孩子戴好帽子、口罩等,在饮食上尽量让孩子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淡、营养均衡的食物。
4月3日一大早,8岁的小琳又被妈妈带到无锡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针灸,据小琳妈妈说,这是小琳的第三次针灸,面瘫症状已经明显好了很多。据悉,3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小琳放学回家后跟妈妈讲起了学校的趣事。这时妈妈突然发现,小琳笑起来时右边脸明显有些“歪”,当时她还没在意,以为小琳在“搞怪”。谁知道在吃晚饭时,小琳的“非正常”状态又出现了:喝汤时,汤汁竟然顺着她的嘴巴一直外漏,晚上睡觉时她的眼睛也闭不上。妈妈这时才醒悟过来,“莫非小琳面瘫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琳妈妈就带着女儿急匆匆地来到了市儿童医院就诊。综合诊断后,医生确诊小琳面瘫了。
“我只听说过中老年人会面瘫,小朋友怎么突然就面瘫了?”小琳妈妈疑惑不解。郭玉清表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抗力弱,遇天气起伏变化大,外出不注意防风保暖的话,可能就会中招。小琳妈妈一听就后悔不已,前几天临近傍晚时,突然降温,风很大,她骑着电动自行车接孩子放学,一路上孩子只戴了头盔,估计是受了风寒。
郭玉清介绍,小琳的面瘫属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伴额纹消失、抬眉不能、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吹口哨时漏气、漱口漏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周围性面瘫的病机在于正气不足、外邪侵络,气血痹阻,面部经脉失养。多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拔罐及耳穴等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根据小儿面瘫的程度,多数患儿在7天之后进入恢复期。一般情况下,4—6周左右,大部分患儿的症状都会明显缓解。
“近年来,儿童面瘫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低龄患儿由于表达能力不够完善,出现面部表情双侧不对称时,家长以为孩子是在做‘鬼脸’。当家长发现异常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步了。”郭玉清提醒,当家长发现患儿出现表情异常、面部不对称等症状时,应及时来医院就诊。在乍暖还寒时节,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应戴好口罩、帽子,避免让孩子吹冷风。夏季吹空调、风扇时也应避免单侧直吹。平时饮食上应避免过度肥甘厚味、生冷及刺激食品,以免孩子生湿生痰、化热伤络,身体素质下降。此外,平时应当多注重体育锻炼、合理作息、增强体质。婴幼儿可在风和日暖之时多见风日,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