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爱仑倍思:练就一技之长,实现在废水中“捕金”

  废水处理我们并不陌生,但能够将废水中的贵金属回收变废为宝是否可行?爱仑倍思就是一家掌握着“黄金捕手”“黑科技”的“魔力”企业。凭借一技之长,爱仑倍思的“黄金捕手”项目摘得在宜兴举办的2021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桂冠,并于去年落户宜兴打造装备制造基地。近日,由该基地制造的环保设备到达江西九江,在三峡集团一水处理项目现场迅速安装投用,实现“黄金捕手”落户宜兴后的首单落地。

  近年来,虽然“废水必须经过达标处理才能向外排放”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对于重金属废水,特别是含有贵金属的废水,仅仅做到“达标排放”还远远不够,排出的废水中依然可能含有浓度低但价值可观的“黄金”(泛指高价值金属离子)。

  据爱仑倍思创始人王伟介绍,传统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将重金属转移、转变至固体后再花钱请下游单位处理处置,导致企业的综合处理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整个过程中有价金属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

  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破解的是用何种材料实现回收。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张伟贤教授成了王伟科研路上的最大助攻。大量研究证明,纳米零价铁可通过吸附、氧化还原、沉淀/共沉淀等多种作用,去除水中50多种(重)金属离子及非金属含氧酸盐,此外还可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中重金属、卤代有机污染物等的原位修复。

  将理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就没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了,所要解决的不仅是“用什么”的难题,更要解决“如何用”的转化。“拉着一个集装箱,全国各地去做实验。”王伟回忆。这十年里,王伟带着他的团队一边做测试实验,一边对纳米材料和配套贵金属回收集成装备的研发理思路、做完善。通过大量的现场实践,“黄金捕手”项目首次提出“反应—分离—回用”式贵金属回收反应器模型。同时,爱仑倍思还实现了多种铁基复合纳米材料的低成本量产,相应材料售价不到目前市场竞品的十分之一。在江西铜业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等工程案例中,“黄金捕手”技术得到较好应用。

  截至目前,“黄金捕手”项目已完成80多项贵金属回收领域的知识产权布局。布局宜兴,更是企业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宜兴是环保之乡,在这里可以完成设备零配件一站式采购,将装备制造基地放在宜兴是最佳选择。落户宜兴后,爱仑倍思还携手宜兴高科技企业无锡西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搅拌装置、加药设施、沉淀单元等模块化装备研发。“我们成功集成化这些模块后,污水资源化处理设备就类似家电一般,即插即用,装备优势也成为‘黄金捕手’的加分项。”王伟说。

  (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