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从梁溪区教育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新一轮梁溪区优化完善教育布局三年行动已启动。未来三年,该区拟投资51.15亿元(含2023年正在建设中项目),建设36所(含改扩建学校8所)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地处中心城区的梁溪区,优质教育资源因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覆盖更多居民的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大手笔投入 高颜值现代化学校组团“上新”
现场可见,总投资5.1亿元的扬名实验学校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计划于本月底竣工交付,今年9月启用。这所新学校内处处有亮点,空间超大的体育馆集多项功能于一体,顶部可自然采光,内部宽度、高度、灯光配置等均按照全国锦标赛的标准设计,今后将作为无锡市青少年击剑队训练基地。
72平方米的教室配备中央空调、护眼灯、教学一体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小学、初中的教室配色不同,小学用绿色桌椅,初中则是灰色,均按照标准化考场设置。值得一提的是,该校400米标准跑道下的地下接送系统共设870个停车位,远超以往学校设置的数量。“地下停车位共有二层,届时部分车位可向社会开放,满足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梁溪区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陈力说。
梁溪区新建的学校,每一所都有特点。这是因为,教育部门的人员从概念设计、建筑设计到智能化设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深度参与其中。该负责人介绍:“我们的新建学校千姿百态,但能从建筑、校园文化等方面看出是由哪所名校举办的。东林惠畅实验学校,呈现出了东林中学的校园文化元素;五爱小学雪枫分校(暂用名)挖掘的是五爱小学的红色基因;积余实验学校运河分校淋漓尽致地展现积余实验学校的教学风格。”
据了解,今年秋季学期,梁溪区将启用5所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可增加义务教育学位约9300多个、学前教育学位约960个。
高颜值学校组团“上新”,是梁溪区优先发展教育的最好证明。2020年,该区发布了《梁溪区教育布局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并刚性实施。三年间全区教育系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建成幼儿园18所,分别增加义务教育学位5400个、学前教育学位6420个。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在建学校项目共15个,包括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3所小学和7所幼儿园,可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1万余个、学前教育学位3360个。
根据该区新一轮优化完善教育布局三年行动,未来三年该区还将建设36所学校(含改扩建学校8所),包括1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初中、12所小学、13所幼儿园,另建设公建配套学校7所。
名校带新校 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
颜值高、特色浓、设施设备先进,梁溪区新建及改建后的学校硬实力直线飙升。但是,学校造好了,大了、漂亮了,设施设备先进了,就实现教育现代化了吗?
梁溪区教育局局长周唯巍表示,全区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的基础上,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持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通过‘名校(园)+新校(园)’的举办模式,由名校(园)办新校(园),孵化新优质教育品牌。”他举例介绍,扬名实验学校小学部由扬名中心小学举办,初中由侨谊实验中学举办;广益片区建设的东林中学益林分校(暂用名),由东林中学举办;山北光电园片区建设的东林惠畅实验学校,小学部由崇宁路小学举办,初中部由东林中学举办等。“名校派管理团队到新校,确保新校的文化基因与名校一脉相承,同时确保新校骨干教师比例与名校保持一致。”他说。
与此同时,梁溪区教育系统还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学校精细化管理改革、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提升等,改变和优化管理理念、教育理念、评价理念。该区还在研制《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数智梁溪”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构建更利于学生发展、更利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高质量校园建设质态。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举措,梁溪区教育资源布局将更加优化,梁溪区的学校会办一所优一所,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梁溪区教育的品牌价值将进一步放大,将更大助力建设‘最具融合创新力’‘最富现代品质城’‘最忆江南风华景’‘最美人间烟火气’的精彩城区。”周唯巍说。(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