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打造“双减”背景下游戏化教学的篮球课程新样态

  □沈定一、刘俊

  走进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体育活动课,能看到学生们正在热情高涨地进行着一场场激烈的比赛,操场上学生们喝彩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学生们参加的是省锡中实验学校特有的“斗罗篮球赛”比赛项目。这种比赛不同于一般常见的三对三或五对五篮球赛,而是一种由体育组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校园场地环境,精心设计的游戏化篮球比赛。

  省锡中实验学校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拓宽思路,坚持 “四个者”(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育人目标,以篮球教学为突破口,针对学生真实的运动能力基础和篮球项目的运动特点,开发了基于情境化、结构化与交互性的篮球游戏化教学课程。

  构建以“趣学、乐训、畅赛”为基本路径的篮球游戏化教学环境

  省锡中实验学校统筹规划体育课、活动课、课外体育锻炼,基于“趣学、乐训、畅赛”(趣学——因兴趣而学习,学有趣之技能;乐训——乐于参加训练,乐在训练之中;畅赛——畅通比赛机制,畅享比赛过程)建设学校体育课教学、活动课训练、运动季比赛。“趣学、乐训、畅赛”的核心是“畅赛”,不论是“趣学”还是“乐训”,都要依托“畅赛”来推进与实现。也正是因为“畅赛”,“趣学”和“乐训”才变得有意义。篮球运动能力不是由一个个技术堆砌起来的,而是由技术、战术、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面对胜负的心态等多方面能力共同组成的。构建“趣学、乐训、畅赛”的篮球游戏化教学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学生因“赛不畅”而导致的“学无趣、练不乐”的顽疾。

  调整游戏元素,在横向的拓展与纵向的进阶中开展游戏活动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省锡中实验学校的教师们通过调整游戏元素,使课程实施过程一直处在横向的拓展与纵向的进阶之中。

  横向的拓展是指在同一游戏规则下,通过场地器材等的变换与调整,学生运用相同技术与方法参与到不同游戏之中,而每种游戏之间又存在极强的相关性。纵向的进阶是指游戏过程与游戏结果动态生成下的递进与提高,通过不断变换的规则与要求逐级提高游戏的难度。

  游戏化教学是典型的情境教学方式之一。在篮球游戏化教学中,围绕“以体育人”的原点,进行各种情境的创设,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融入在有情感、有温度的情境之中,并通过特定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思维的提升。

  基于过程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为了使教学的评价可执行、易操作,省锡中实验学校篮球游戏化教学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篮球游戏化教学课程多以游戏化的比赛与竞争开展活动。在每节课的比赛中,学生个人或所在小组根据成绩排名获得相应分值进行累积。

  省锡中实验学校基于篮球运动的育人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再结合“四个者”的“毕业生形象”表述,提炼出十二个具体的评价维度。

  同时,进一步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便形成了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篮球游戏化教学评价量规。从而可以多维度、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与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部分相应维度开展评价,占总成绩的60%。

  基于深度学习,着眼学生核心素养

  省锡中实验学校的篮球游戏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深度学习出发,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时的深度参与、知识技能学习时的深入探究、运动过程中的深刻体验、学习情感上的深情投入和健康行为的深层理解,将“玩中学”的游戏本质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相融合。在“趣学、乐训、畅赛”的校园篮球环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省锡中实验学校立足于篮球游戏化教学内容的开发,通过创新与实践,设计出大量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篮球游戏,并运用于教学之中。目前,学校教师已围绕篮球游戏化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了校本教材《创意篮球游戏208例》,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篮球游戏化教学课程内容。在这样的课程建设氛围中,省锡中实验学校形成了具有蓬勃生机的体育环境,呈现出“无处不运动”的体育风貌。学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实现了学校物质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不断深化,使学校呈现出丰富的体育底蕴与鲜明的办学特色。

  省锡中实验学校的篮球游戏化教学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充实与优化。借助游戏的教育属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 “生命旺盛、智慧卓越、精神高贵、情感丰满”的人。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