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类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吸引不少未成年人游玩。但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安全意识,稍不留神就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了不法分子实施网络游戏诈骗的案件,致使受害人遭受一定经济损失,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3月27日,小陈报警称:其在“蛋仔派对”游戏上认识了陌生网友,并添加对方QQ。对方在QQ群内称给群友送福利,有388元的现金可以领取。小陈将收款码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要解除冻结才可以收款。后对方通过QQ视频的方式指引其进行操作,向对方转账,后小陈意识到被骗,损失3400元。
3月25日,小王通过某快手视频号了解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蛋仔派对”皮肤,于是加入QQ群并与群主互加好友。小王识别群主提供的二维码,显示“禁止未成年人参加,账号已冻结”。小王按照对方要求将母亲微信、支付宝等软件密码更改,并将短信验证码告知对方,导致其母亲银行卡内现金被转走,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2.8万余元。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先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寻找未成年人群体,以“免费领取皮肤”“送福利现金红包”等手段吸引受害人,再以“未成年人违规为由”谎称无法领取、账户被封,最后诱使未成年人听从其指示盗用父母账号转账操作,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广大家长要教育孩子,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信“免费领装备”“低价代练”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将支付宝、银行卡等密码告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传授反诈知识,切实增强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