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吴倩艳成为江苏省智力运动会上首位残疾人冠军——

她每天至少投掷飞镖1000次

  本报讯 虽然从小几乎听不到来自外界的声音,却一直为梦想奋斗。我市听力残疾人吴倩艳不仅考上了大学,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经常参加残疾人艺术汇演等活动,多次拿下第一名。上个双休日,吴倩艳又获得江苏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飞镖比赛公开组女子单人混合赛冠军,这也是自省智力运动会举办以来,省内首位获得冠军的残疾人运动员。

  “我很喜欢飞镖运动,它让我变得更开朗。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成为女儿的一束光。”吴倩艳用手语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她所参加的江苏省智力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是各地群众性智力运动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共设围棋、象棋、飞镖等9个项目。这也是一场残健融合的运动会,以健全人为主,在统一规则下进行比赛。“在本次飞镖项目比赛中,吴倩艳与全省健全人飞镖运动员同场竞技,要获得冠军的难度可想而知。”国家中级飞镖教练员胡晓磊说。

  吴倩艳与飞镖结缘,纯属偶然。2019年的一天,吴倩艳看到朋友在家练习飞镖,便产生了兴趣。“吴倩艳属于天赋型选手,在没进行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她身体的稳定性就很好,”胡晓磊说,光有天赋并不行,飞镖项目看似入门简单,却对积分计算和比赛策略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数听力残疾人运动员对于数字计分敏感度不高,又只能靠观察唇语和手语来学习,所以往往一个简单的计算,健全人或许几分钟就能理解和学会,听力残疾人学习时间往往超过一个月,但吴倩艳并不认输。4年来,每一次上课她都会认真做笔记、做拆分试卷,通过一次次做题和实战练习加深理解和肌肉记忆,如今的她已从最初只能拿到60分左右到稳定在90分以上。

  优异的成绩,来自高强度的训练和高标准的自律。“每个月要完成10000个打准红心的训练目标,吴倩艳每次都能超额完成。”胡晓磊说。这个超额完成的背后是吴倩艳不懈地努力,除了每日上班、照看孩子,她每天都抽空进行飞镖训练。胡晓磊算了一算,她每个月要完成10000个击中红心的目标,如果以平均每投掷飞镖3次就中1次的概率,每天至少要投掷1000次,每月至少要投掷30000余次。据悉,投掷飞镖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手臂上,每天要投掷1000多枚飞镖,整个训练下来通常是手臂酸痛。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吴倩艳坚持了4年。

  “近年来,市残联重视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各类活动中挖掘体育后备人才。尤其飞镖项目,邀请专业教练教学和组织参加各类飞镖比赛等多种形式,让我市飞镖运动员竞技水平大幅度提升。”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连续5年开展残疾人飞镖相关比赛,2021年省级飞镖基地落户滨湖区残联。今年下半年,我市还将举办飞镖项目相关比赛。 (耿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