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周刊

臧联防用三十多年坚守诠释工匠精神

“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是采访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修理专业教师、高级技师臧联防时他反复提到的话,也是他的座右铭。近日,首届无锡工匠候选人名单公示,臧联防是10名候选人之一,也是唯一一名在校教师。“在我眼中,所有日复一日坚守在岗位的技术工作者,都是值得敬佩的无锡工匠。”

  从零开始,完成工到匠的蜕变

  从工到匠,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之沉淀。

  1991年,臧联防离开老家连云港,到南京当学徒。“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对汽车行业有一定兴趣,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股做任何事都要做好的韧劲。”臧联防说,入行时缺理论、缺经验,能走到今天全凭“坚守”二字。

  缺理论,就靠看书“恶补”。为了买书,臧联防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当时南京大大小小的书店。一个月工资45元钱,有30元都被他拿来买书。每天晚上秉烛夜读的日子持续了三年,臧联防才觉得自己在汽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全面了。“读书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只要有空,我依然会翻翻专业书,学习前沿理论。”臧联防说。

  缺实践,就反复磨炼。臧联防告诉记者,当时的师父没有教学经验,因此在认真听讲解外,还要有很好的观察力,看到师父操作期间的细节之处,“对他们来说很多动作可能习以为常,但对初学者来说却十分关键。”臧联防说。技能在重复训练中精进,为了练习焊接,臧联防曾经把一整张铁皮剪成上千个小块,再一块块焊接起来。臧联防笑言,这样的铁皮他剪过十几张,都是下班后自己加练,几次因为把师父吵醒还挨了骂。

  臧联防还有一份独特的“财富”就是他的维修笔记。“以前我还会把自己工作中碰上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记录下来,估计有30万字。我后来能在国家级期刊发表70余篇论文,与当时写维修笔记的经历分不开。”臧联防说。

  一本本书、一次次练习、一次次记录,都是臧联防专业成长的铺路石。后来辗转北京、宁波、无锡等地,臧联防收到的认可和赞扬越来越多,他始终觉得要感谢最初坚持的自己。

  由产转学,桃李成蹊

  “远看叫花子,近看修理工”,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汽车修理工的真实写照,很多人都先后离开了这个行业,但臧联防把汽修作为毕生的事业。“2004年,我第一次参加了汽车行业的技能大赛,获得北京市的第二名,这对我的鼓励非常大,让我觉得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深耕汽车行业多年,臧联防解决了不少汽车企业在技术上的疑难杂症,成了业务骨干。与此同时,他开始重视传帮带,利用业余时间向年轻员工授课,手把手培训指导,做到言传身教,特别是在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上的培训。“我希望能把技术经验传授给更多人。”臧联防表示,在企业一年只能培养一到两个徒弟,而在学校授课,每届学生可以达到上百人,技术普及程度更高。2021年,臧联防作为无锡市太湖教育人才被引进到无锡,担任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车身修复专业教师。

  “无锡是我的福地。”2013年,臧联防获得第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车身修复(钣金)”项目一等奖。这是他第一次斩获国赛金牌,而比赛地点就在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在宁波工作生活已经非常稳定,也有很多学校明确表达了高薪引进的意愿,但出于对未来方向的思考,我还是选择来到无锡,来到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近十年来,臧联防与很多职业学校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很快克服了跨行带来的挑战,融入了新的角色。成为一名教师后,臧联防对“工匠”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无论是面对技能岗位还是教师岗位,都需要坚守。此外,对学生需要有爱心和耐心,最后则是不断前进的激情和热情。”

  在教师岗位为行业做出更多贡献

  “可以晚一些回答吗?学生训练中遇到了技术难题。”前几日晚上7点半,记者与臧联防沟通时,他还在学校的训练场地与备战国赛的学生一同奋战。褪去“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称号的光环,如今的臧联防是一名扎根一线的教师。“学生的将来就是对教师教学成果最好的检验。”臧联防回忆道,此前带学生备赛时,大家一同在训练车间待到深夜11点是常事。但看到学生因为攻克一项技术难题或是获得理想成绩而高兴时,他同样深受触动。

  在臧联防名师工作室的桌面上,两枝“花”错致地开在紫色的花瓶里——花朵由铁片和螺丝制成,给办公室增添了别样的春意。“这是一门技艺,同时也是我正在推进的——汽车钣金件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臧联防介绍,花瓣上逼真的纹路都是孩子们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完工后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在训练中,学生需要敲打十多万锤,这不仅能帮助他们了解金属特性、掌握基本技能,还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品格。此外,他将思政教育融入手工制作课程建设中,在训练车间一旁的陈列柜中,由学生构图焊接的“南湖红船”曾在“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中展出。

  臧联防始终没有停下对自身技能的精进。在今年的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教师组教学能力大赛上,他斩获一等奖。“我们也要时刻检验自己的能力,积极地总结经验,掌握大赛最新动向,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臧联防说。

  从企业来,因此更了解企业之需。如今,臧联防带领工作室成员和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改、以赛促训的目的。其次,他还在学校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希望将自己的技能经验推广,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们正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对本地区的一线维修技师进行免费培训,对维修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臧联防说。

  (杨涵、实习生 樊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