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区域新闻

基层吹哨 部门报到

新吴区党建引领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报讯 4月18日一早,新吴区江溪街道城管网格员杨淼钧来到团结南路纺城大道至泰伯大道路段,现场巡查路况。当看到平坦的道路上过往车辆有序通行时,他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去年12月5日,杨淼钧在这里巡查时,发现这段全长450米的路面多处坑槽、龟裂,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鉴于道路管养职权在区级部门,江溪街道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新机制,区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闻哨而动,第二天就组织施工单位进场作业,经过4个昼夜连续施工,共修补7处坑洼路面,修复面积535平方米。

  让杨淼钧没想到的是,因他而起的这一哨,成为无锡市建立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后,全市街镇层面吹响的“第一哨”。据了解,作为全区实施“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唯一的试点,迄今,江溪街道共发起8项疑难事项“吹哨”,目前已办结5项,按期办结率100%,其余3项已在跟踪处理中。

  近年来,新吴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以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巩固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三整合”改革成果,首批下放的199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大提高了街道办事效率和便捷度。区委组织部大力推行区级机关与街道“三联三强基”结对挂钩,区级机关14个部门、6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与街道实施“组织联动强基层治理、资源联享强基层发展、力量联配强基层队伍”,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江溪街道下辖32个社区,常住人口超30万人,基层治理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难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江溪街道紧紧抓住全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先行试点的机遇, 按照“党建引领、联动融合、重心下移、集成共享”原则,科学划分204个综合网格、59个专属网格,并进一步细分902个“微网格”。同时,江溪街道梳理形成涵盖党的建设、重大项目、应急处置、综合执法等群众反映集中且难以解决的7大类37个事项,并纳入第一批“吹哨报到”专项清单,明确当街道和社区遇到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解决的难题时,由基层精准吹哨,相关部门高效报到,让各类管理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和社区,权责清晰、条块联动,切实保证了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祁燕、席丽君、戚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