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专心专注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

“能工巧匠”助力高质量发展

  (图为2019年—2023年数据)  制图 小梅

  本报记者 张安宇

  新吴劳动者以辛勤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称赞和尊重,获得了各项荣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新吴区总工会举办庆“五一”表彰大会暨“四敢”职工谈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记者采访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能工巧匠”,深深感受到他们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深耕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付出总有回报,无锡大工匠、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德敬深耕金属复合材料33年,所研发的多项新产品丰富了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技术体系,打破了国际垄断。

  “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在不断发展,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是我喜欢这项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周德敬来说,真正做到了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他说,不论从事什么技术研发,只要能长期专心专注,就能水到渠成,有所收获。周德敬在进行技术攻关时,非常注重“联合作战”,作为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首席专家,他在主持“金属间及其与无机非金属复合层状结构材料”项目时,集合了国内6家企业、14所高校的研发力量。该课题采用创新的专利技术研发出了高精度、大卷径嵌入式铝/钢复合带,填补了国内空白。

  “互动型”课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前不久,在教育战线工作已30年的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园长曹玉兰获评新吴工匠的消息在园内和家长们中间传为美谈。

  “经过深入的学习、观察和思考,我对幼儿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曹玉兰说,她尝试围绕“互动型”课程逐步深化研究和深度建构,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在幼儿园工作期间,她主持了3个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幼儿园主题活动、游戏、生活为切入点,开发“生活相遇”“游戏作伴”“主题共生”的课程建构方式,强调教师和幼儿等都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如今,“互动型”课程已经成为幼儿园闪亮的品牌。课程不再是僵化不变的文本,而是更具动态性和灵动性,更加关注孩子们发展的需要。

  “研发之星”把工作当成“爱好”

  实现肝脏病变的早中期诊断及监测,让慢性肝病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康复成为可能,这款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产品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作为这项技术研发的参与者,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徐凯被公司评为“研发之星”,并获得了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

  徐凯长期扎根技术研发第一线,潜心钻研,任劳任怨。他热衷技术创新,不断开拓设计构思,提出的小型化电源设计方案、双模态复合探头方案,都具有产品里程碑意义。在别人看来,长期搞技术研发是一个很枯燥的事,但对于徐凯来说却乐此不疲。“每当看到自己的构思变成了一项技术或产品,能让更多的人因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在健康方面受益,心里就会感到特别高兴。”他表示,把工作当成“爱好”,在技术创新方面才会更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