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怀忠
如何把“慢游”变为“停留”,把“流量”变为“留量”,当务之急就是要开发更多富有无锡历史人文气息的精神和感官层面的体验产品,情感共鸣有了,游客停留时间长了,“留量”多了,投入更多消费自然水到渠成,这是体验经济带来的产品溢价。要在场景营造、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引导游客主动参与,以及重视游客消费感受和满意度上做足功课,努力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业态嵌合、要素聚合。
当前,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了政府工作的优先位置,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出实招想新招,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三大领域融合发展,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服务供给,全力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以更好激发消费活力。结合无锡客观情况,要持续激活旅游消费市场,务必要在发展体验经济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多文章。
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旅游方式已从过去的观光旅游转变为休闲度假游,从快走快游转变为快走慢游。如何把“慢游”变为“停留”,把“流量”变为“留量”,当务之急就是要开发更多富有无锡历史人文气息的精神和感官层面的体验产品,情感共鸣有了,游客停留时间长了,“留量”多了,投入更多消费自然水到渠成,这是体验经济带来的产品溢价。关于体验经济的倍增效益,据媒体报道,仅以葡萄为例,从很早前人们种葡萄吃,到后来开发出葡萄采摘园,让游客实地体验采摘快乐,除了关注吃,还关注怎么开心地吃,这其中涵盖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以及体验经济,等量的葡萄价值可带来近20倍产值,由此可见体验经济带动力之强。
无锡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打造心灵沉浸式旅游目的地,这几年,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改建、新建文化设施,还是挖掘无锡特色文化资源,探索发展夜经济,打造“今夜梁宵”旅游品牌,投入之多、力度之大,都是近些年少有的。无锡1998年就成为第一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但这么多年来,外地游客来锡基本还是“到此一游”,即便是瞬时人流量爆棚的南长街也是如此。外地游客之所以在锡停留不久、“留量”不够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少让游客在精神和感官层面能够进行心灵体验的产品,不能深度捕获游客的心,自然就留不住游客的脚步了。
在发展体验经济上,国内有一些城市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探索。如沈阳中街,通过鼓励文化旅游元素和商业跨界融合,推进文商旅创新融合发展示范街区建设,营造消费新场景,激活街巷胡同的烟火气,将“流量”变为“留量”,今年“五一”假期游客接近320万人次,全口径销售总额超过3亿元。再如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分时段再现各种盛唐情景、乐队表演,游客身着唐装宫服,沉浸式体验唐风,“破圈”“出圈”的新场景、新气象层出不穷,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体验式消费模式的新实践、新标杆。
无锡有驰名中外的江南文化、运河文化、民族工商文化,有东林书院、小娄巷,以及古桥、古窑等许多历史遗存,要用好用活这些无锡文旅IP资源,打造体验经济高地,就必须在场景营造、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引导游客主动参与,以及重视游客消费感受和满意度上做足功课,努力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业态嵌合、要素聚合。
体验经济,注重的是消费者的参与、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要通过多元化、个性化消费场景的开发,真正让外地游客在无锡有与众不同的体验、能够欢天喜地地消费,来过一次还想再来。
(作者系梁溪区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