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发布厅

无锡残联主动作为、创新求实——

“三个重构”助力基层残疾人服务阵地建设

  “假如,我能看见这个世界,我多想看看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是你们在我黑暗的世界里,用爱心点燃了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让我用心看见了这个美好的世界……”2023年4月下旬的一天,一场名为“逆境之光”的滨湖区优秀残疾人事迹宣讲活动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举行,因早产吸氧浓度过高导致一级视力残疾的蠡园中心小学学生任紫珺,以一首原创诗歌朗诵《假如》,令现场300多名师生热泪盈眶。任紫珺乐观豁达、勤学有为,先后荣获第五届“开心杯”全国中小学生单元习作有奖征文特等奖、无锡市第13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金牌等荣誉。任紫珺的母亲任乐叶感慨地说,她们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文化中心组织的活动和赛事,并到免费开放的体育场锻炼。这些“爱心平台”让孩子获得了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全家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感受到了无锡这座城市的善和温暖。

  任乐叶所说的“爱心平台”,源于无锡市、区、街道三级残联共同构建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近年来,在中国残联、江苏省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无锡市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忠实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重构平台、重构机制、重构内涵,持续加强残疾人服务阵地建设,不断增强残疾人民生福祉,有效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有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重构平台

  求实求新求精践行使命担当

  “孩子上的幼儿园硬软件如何?”“职业技能培训哪里有?”“护理补贴范围有哪些?”“家门口有无障碍设施吗?”……这是一些经历过难过、痛苦、不知所措等心路历程的残疾人家庭成员来自内心深处的诸多疑问。“只有从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需求、最急需解决的困难入手,抓重点、出实招、求成效,才能将实事办稳、办好……”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周皖红表示,近年来,无锡各级残联组织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领导干部带头抓好调查研究、带头抓好问题检视和整改,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用相长的效果。全市各级残联组织通过体系化、规范化、均衡化的平台重构,求实求新求精践行使命担当。

  体系化平台建设的要义是通过政策措施、供给载体、数据管理等多维度运行,为残疾人事业融汇成精准、可控的“闭环”,以求实的心态推动服务阵地建设。2020年以来,无锡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发展残疾人专项服务扶持办法》《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无锡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等,在“保障残疾人教育权利”“推进多渠道创业”“康复补助”“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保障型政策和创新性措施,以高质量的供给载体建设,推进平台建设惠民利民。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将为全市有康复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早期干预、学前教育、巩固性康复等服务。2022年,作为项目一期的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市彩虹幼儿园全面启用。目前,该幼儿园已经建立起全市学前融合教育联盟,形成“康教一体”模式,获得了众多残疾儿童家庭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入选无锡市第二届“民心工程奖”。通过“党派与板块共发力”,拓宽载体建设新领域。去年以来,全市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联会与8个市(县)区挂钩,共同推出专属助残项目。无锡经济开发区与九三学社携手,推出“九三助力残疾康复,同心共建美好社区” 助残项目,定期开展免费体检、康复评估、科普讲座。一年来,该项目先后有30多位专职医生为太湖街道近百位残疾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围绕平台数据管理,无锡市残联利用信息目录辅助、数据可视化平台,提升残疾人数据资源服务能力和业务管理监督能力。全市残联倾力打造智慧、立体的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灵锡”APP专区等,提供在线领取电子残疾人证等服务,实现残疾人服务可追溯、能互动、全流程的“指尖办”。

  规范化平台,将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更精细、更有效的服务。步入惠山区悦宁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区、辅助性就业工坊、自主产品展示区等一应俱全。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惠山区将各地的残疾人之家,与“红色同心结”党建助残工程、残疾人民生专项资金发放、精准康复等有机结合,锻造基层残疾人服务矩阵建设。惠山区依托残疾人之家,创新组建以残疾人和助残志愿者为主体的“蚕宝先锋队”,推出“云电波”服务项目,成为无锡助残志愿服务的崭新样本。滨湖区首度推出数字化统筹精准供给,通过“数字仙蠡墩”管理系统,直接使用“社区通”平台数据,对小区残疾人、特殊病人员、孤寡老人等分类标注,准确展示到每栋“房屋模型”上,为社区治理提供规范化、全景式服务,为群管群治、更好服务残疾人居民提供全量数据分析。

  推动均衡化平台建设,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就近、贴心、专业服务,延伸和完善残疾人康复体系“神经末梢”,成为基层残疾人服务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锡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之家、心灵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平台,加快构建残疾预防控制、医疗康复救助、儿童康复救助、社区康复等网络,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残疾人托养照护综合服务。2021年开始,新吴区残联将居家康复、托养服务有机结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专业化服务送到残疾人家中。家住江溪街道奕淳社区的石先生肢体先天残疾,区残联组织专家团队上门评估,为其定制了居家护理免费服务“套餐”。“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很专业,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石先生兴奋地表示。截至目前,新吴区已有500多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到了居家康复托养服务,服务涵盖居家肢体康复、智力康复、精神康复、居家护理、推拿理疗等。除上门服务之外,该区残联还确立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成立“新吴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供求服务中心”,面向15周岁以上有康复、托养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一对一”服务。

  重构机制

  提质提速提效注入发展动能

  惟敢为者进,惟敢闯者高,惟敢干者强,惟敢首创者胜!近年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通过沉浸性、协同性、长效性的机制重构,提质提速提效注入发展动能。通过要素驱动、创新驱动,各地残联持续强化残疾人服务阵地能力,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和慈善事业。

  “亲们,这款秋梨膏味道不错,点点小红心哈!喜欢的话,马上下单哦……”今年初春的一个午后,梁溪区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园——星创园直播间,肢体三级残疾的倪清蒨,正在一盏新颖的聚光灯前,面对镜头耐心解说着。一旁是林林总总的各色时令商品和厚厚的订单记录册。已有4000多名粉丝的倪清蒨,已成为圈内网红带货主播。沉浸性机制创新的要义是通过网络互动、品牌营建、结对组合等交互式运行,为残疾人事业融汇成高效、流畅的“场域”,以提质的姿态推动服务阵地建设。梁溪区残联创新土地、人才、金融等资源配置机制,在星创园建立残疾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更新助残就业服务模式,通过网络互动激发创意、创造、创新活力。作为全国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星创园还通过直播讲解岗位、线上互动答疑的形式,推出“沉浸型”招聘助力残疾人就业。宜兴市依托紫砂技艺营建“紫砂就业”的线上品牌,探索“农村电商”“网红直播”“小店经济”等新业态运营机制,既弘扬了紫砂文化,又提升了残疾人就业能力。惠山区残联首创的“1+1”就业上岗机制,实现残疾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就业互助。该机制通过家庭成员的“内部组合”,以轻度残疾人带动重度残疾人、健全人带动残疾人的就业机制,做强对智力、精神和孤独症残疾人就业的兜底保障,开辟助残就业新途径。

  位于江阴市中山南路9号的灿烂梦工坊,让残疾人的就业梦想开出了“希望之花”。灿烂梦工坊源于一次政协委员的读书活动。2021年4月,江阴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潘少峰、季丰发起倡议,以政府搭台、公益众筹、自我造血、自我运转的方式,迅速筹建江阴市灿烂梦工坊公益平台。灿烂梦工坊先后设立了面包工坊、鲜花工坊、文化书吧、梦想剧场、文创集市等创业空间,一改传统单向“赠”和“给”方式,变为“授”和“赋”模式,授人以渔、赋智赋能。至今年4月底,灿烂梦工坊已经实现营业销售额50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300多人次。通过协同性机制,无锡涌现出好轻松“七彩视界”黑暗咖啡体验馆、市慈善总会与市残联共同发起的扬名街道“慈善助残幸福快车”、喜憨儿洗车中心党建助残、市残联与无锡国联集团全面深化人才合作、滨湖区残联与工装自控工程(无锡)有限公司等单位联手举办技能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先进典型或生动案例。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民企、外企、社会组织加入到为残疾人就业的服务队伍中来,扶困帮弱、凝心聚力的事迹越来越多。

  残疾人辅助器具,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无锡打破政府包揽的模式,逐步形成“政府监管、市场做主、租售共享、适配服务”的长效性机制,帮助残疾人就近、便捷、高效享受辅具相关的服务。不久前,一个集辅具展示、体验、适配、维护及科普于一体的梁溪区辅具体验服务馆,在区残联一楼亮相。该服务馆以“无障碍室内公园”为体验形态,设有儿童辅具区、视障辅具区、听障辅具区、肢体辅具区、居家无障碍区、运动无障碍区、夕阳关怀辅具区七个片区,展示全生命周期中常用的200多种辅具。其中,功能齐全、造型新颖的电动轮椅、爬楼机、代步车、助行器、无障碍卫生间等尤为引人注目。正在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区”的梁溪区,将依托这一主题公园,开展辅具进小区、机构、学校、机关和家庭活动,让优质辅具走进残疾人家庭。

  重构内涵

  用心用力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想残疾人所想,忧残疾人所忧,急残疾人所急,只有加快基层残疾人服务阵地内涵建设,才能持续做优服务供给,以实干笃行奋力绘就城市幸福底色。近年来,无锡各级残联组织,通过普惠型、品质型、人文型的内涵重构,用心用力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的户口在老家,不在无锡。现在,这种情况回老家评残也不方便。残联既能帮助我们上门评残,还能实现跨省通办,真是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家住北大街街道的杨老伯家属对上门进行残疾评定的医生和工作人员说。今年初,梁溪区残联全面启动“入户评残、服务到家”专项服务,每半年开展一次上门评残,每月开展一次机构评残,打通残疾评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上门评残百余人。普惠性内涵拓展的要义是通过区域共享、残健融合、帮办无忧等一体化运行,为残疾人事业融汇成舒适、温馨的“暖巢”,以用心的状态推动服务阵地建设。为打通残疾人免费健康体检绿色通道,覆盖“最远一家人”,2023年4月25日,无锡市康复医院的残疾人体检流动服务车来到清名桥街道五星家园第二社区,为辖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体检当天,医护人员微笑服务,耐心地为残疾人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做B超等,耐心解答残疾人的健康疑问。不少残疾人居民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体检服务,实在是开心!针对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创业等需求,各级残联全面启动一体化的便捷服务。今年5月开始,锡山区残联、税务局按照辖区划分,结对成立4个“无忧就业帮帮团”,为残疾人创业领取营业执照提供“全程帮办”服务,通过“线上辅导、全程代办”的模式,让创业者足不出户、轻松取证。

  推动高品质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无锡将残疾人文化生活、体育运动等工作纳入全市总体规划,以品质型的民生工程,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全市持续用力开展文化助残活动,扶持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生产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开放。全市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竞技体育活动,组织参与国内外重要赛事,涌现出盛玉红、龚彬、谈燕华、曹旖琦、许振清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赛场争金夺银的残疾人运动员。无锡籍残疾人严三媛和残疾人运动员姚娟分别作为火炬手和执旗手,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惊艳亮相。“十三五”期间,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省级以上金牌128枚,位居全省前列。去年,江苏省残运会上,无锡市又获得了金牌数第一的好成绩。

  在无锡著名人文景点薛福成故居后门,有一家新开张、洋溢着人文气息的科学家咖啡“晨曦店”。这是江苏省首家由视障人士负责运营的咖啡店。无论是店门入口处的盲文招牌、咖啡机上的盲文标记,店内“钟书房”的通道扶手和有声“听”书区,还是店门外的盲道、残疾人无障碍通道,都体现了对残疾人士的人文关怀。近年来,无锡在生态保护、绿化建设、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等进程中,用情构建无障碍环境体系,将无障碍设施纳入城市精细化治理范畴。市住建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积极推动无障碍建设,无障碍地图开发项目入选“第16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公共停车场所和居民住宅区按国家标准设置方便残疾人的专用停车泊位。宜兴市白塔村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村”,宜兴市革新村、大生村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村”。市残联会同市大数据局、市公交集团、市地铁集团共同实施残疾人出行无障碍数字场景建设,为残疾人居家、出行、就业营造更好的人文型无障碍环境。如今,在无锡各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享受着便利交通和怡人环境带来的舒心和满满的幸福感。(薛中卿、宋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