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玲
获评无锡“最美人物”的袁霏,现为梁溪区黄巷街道民丰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居委主任、合作社理事长,这位“80后”社区工作者,已经扎根社区14年,先后获得江苏省“最美社工”、“无锡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无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梁溪十佳青年、“五强”型社区党组织书记、梁溪区社区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
14年来,她用满腔的热忱和勤恳的工作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无悔的青春和无私的奉献,展现基层社工的风采。
社区的特殊群体是袁霏重点关注的对象。中风让52岁的居民老于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在入户走访中,袁霏了解到,老于用于出行的轮椅车支架断裂无法使用,袁霏便自费购买了一辆新的轮椅车,及时送到了老于家中,“我又有‘腿’了,非常感谢社区、感谢书记。”老于激动地说。与袁霏结对的戚奶奶已经90岁高龄,是社区的独居老人,袁霏经常到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下转第4版)
扎根社区14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上接第1版)针对独居老人问题,该社区成立了由党员、网格员、爱心人士组成的“社区助邻团”,打造“红色夕阳”公益项目,让26名独居空巢老人没有后顾之忧,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社区的流动儿童、困难儿童不少,因为经济原因,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夏令营,课外活动也几乎是空白。为了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袁霏主动与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争取到了社区梦想中心全资助资金,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居民的向心力、凝聚力不足,是安置房小区存在的老问题。袁霏时刻不忘加强社工队伍建设,通过整合共建单位资源,扩大党建朋友圈,与30余家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精准服务社区人群,提升安置房小区居民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她的带动下,社工们积极为民丰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形成了民主、活跃的集体氛围。
通过积极对上协调、争取资源,14年来,袁霏设计了5次无锡市公益创投项目,对残疾人、癌症患者、青少年等开展精准帮扶。她利用社区“居民说”议事平台,解决了辖区内路灯增设、幼儿园交通秩序维护、游园提质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袁霏用“实打实”的工作态度、与百姓“心贴心”的交流,托举起越来越多居民的“安居梦”。
“14年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很艰难、很辛苦,但也令人很自豪、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我无怨无悔!”袁霏说。
在袁霏的带领下,民丰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居民与社区工作者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居民们的交口称赞就是对社区工作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