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汛期来临,近日,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专家在无锡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调研时表示,无锡沿湖区域多为低山丘陵和隐伏岩溶,极端天气下易发生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相关部门要限制开挖坡脚、坡面加载等人为活动,防止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滨湖区山林面积达10.4万亩,占市区山林总面积的92%,丰富的山林资源在创造优质环境的同时,山体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关注焦点。据了解,今年汛期总降水量预计较常年偏多,受极端天气出现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容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针对辖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近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邀请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专家为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把脉问诊”。在环太湖公路北侧、渔港立交东侧的一处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点,通过地面目视观察、无人机空中探测以及一系列专业地质仪器测量后,专家曹曜表示,该调查点山体组成以石英砂岩为主,局部混杂有粉砂质泥岩,岩体属于较破碎至破碎之间,山体部分区域被进行了人工改造,山脚还存在“私垦乱种”现象。“虽然目前调查点山坡整体稳定,但受暴雨影响可能形成坡面局部水土流失。”曹曜告诉记者,人为因素会加速岩体从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从而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应予以限制,同时保持坡面排水畅通和生态环境良好。
据介绍,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将启动雪浪山景区西侧滑坡地质灾害点位整治工程,对山体进行加固处理。针对惠山登山爱好者增多,该局将严格实行值班制度,畅通24小时应急救援机制。同时加大马山地区地质灾害排查力度,针对排查中发现的显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徐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