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顾正彪:坚守30余年,让淀粉技术赋能更多产业

  众所周知,淀粉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但鲜为人知的是,淀粉早已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久前颁发的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江南大学教授顾正彪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顾正彪获奖凭借的是投入毕生之力去研究一项关于“淀粉”的课题,紧紧围绕“淀粉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路径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新产品创制和产业化应用”的研究思路,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应用在产业发展中,对各行各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淀粉领域的领军人物,顾正彪已深耕淀粉领域30余年,这些年也是他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在淀粉行业从落后到并跑、甚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全球领先的变化。淀粉主要来自玉米、稻谷、小麦、马铃薯、木薯和红薯等,是人类身体的主要能量供给。“我刚入行时,中国的淀粉农产品附加值为0.47:1,经过一代代科研人的努力,这个比例提高到了1.5:1以上。”顾正彪说。提高食物的品质只是淀粉的应用之一,淀粉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用的卫生纸,经过添加淀粉来增强纸的强度和黏结力;我们吃的药片,需要用大量的淀粉作为赋形剂……淀粉的应用涉及食品、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医药、建材等三十多个行业。

  让淀粉及其衍生物更好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则是一个难关。在这些应用上,顾正彪在淀粉结构设计理论、淀粉结构修饰机理、淀粉修饰用酶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比如,在生物酶法精准设计淀粉结构方面,基于淀粉分支酶改性和生物大分子耦合技术,他首创短簇状及环化状、分子空间位阻增强的高支化淀粉,在食品中应用更为安全。在功能性淀粉糖生产绿色低碳制造方面,提出“复合酶辅助和梯度升温技术”,突破了高浓度玉米淀粉生物酶法液化、糖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淀粉基糖品的定向合成与绿色低碳制造等。

  “始终围绕淀粉继续钻研。”在高校做研究多年,顾正彪始终坚守初心,“虽然我国淀粉行业进步很快,但中国的淀粉农产品附加值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距离。”在他看来,高校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阵地,高校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必须为产业服务,真正使科研成果落地。因此,顾正彪带领的团队,始终围绕产业进行攻关,解决行业发展需要的科技问题,或产业链里某个核心技术突破问题,让淀粉技术赋能更多产业。

  (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