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彰显无锡城市文化展示力,科技赋能或许是一条有效途径。三维扫描、虚拟重建、高精度摄影、数字化编辑等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为文化的存续保护和推广传播创造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今天的无锡,一大波有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美术馆、交响音乐厅、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地标和已有的大剧院、博物院、图书馆等一起,加上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文化设施,市民有了更多的文化体验空间,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文化展示力,可以让无锡的文化传承有更高更清晰的“能见度”。
一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宝矿,也是发展的优势资源。借助推陈出新的数字技术,营造更多新场景、讲述更多新故事,提升活化利用的能效水平,能够更好地拉近文化与大众的距离。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历史文化的存储,是文化传承的第一步。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文化穿越时空留存有了更好的现实条件。比如,位于钱钟书故居的“钟书客厅”就推出了一系列创意项目,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静心聆听钱钟书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免费借阅钱氏家族著作,还可以欣赏以《围城》为主题的沉浸式全息投影片段,近距离欣赏《围城》创作过程。在梁鸿美术馆,高科技记录技术在文化传承、文物修复保护上正显现出独特的魅力,让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和亲切,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
互动感和体验感,可以让文化呈现出更加生动的面貌。事实上,传统文化与新兴传播媒介的结合日益紧密,由此也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无锡,一些非遗传承人纷纷开设抖音等短视频账号,在互联网空间找到了新的舞台。在新型媒介的帮助下,不仅收获了众多粉丝,也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传承人也通过直播打赏收益,增加了收入,这对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传承阵营、促进非遗的持续传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无锡百年非遗老字号“王源吉”不仅用前沿科技知识采集大数据,设计相关工艺软件,生产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推动了智能化管理,还组建了运行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化运营管理模式,除了开设淘宝平台,还在天猫、京东、抖音开通账号,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在创新思维的加持下,以前就是外贸产品的“王源吉”,在海内外拥有了更多的新客户。
科技与文化,一个是加速剂,一个是活化剂。文化和科技交融,传承和创新并举,在当下几乎已经成为实现激发城市活力、实现文化“破圈”的必由之路。无锡要提升城市文化展示力,就要增强文化自觉、积极创新思维,在传承城市文脉、创新都市空间的进程中走出一条有着无锡鲜明特色的探索之路,在讲好无锡城市文化故事的同时擦亮“无锡文化”品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