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各个高中有点忙,但忙得喜悦、忙得充实。
7月27日,江苏省天一中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的25名2023届毕业生收到“华夏天一奖学金”。在此之前,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南大、复旦等众多知名高校领导集中来锡举行了近20场现场发放仪式,无锡高中的“锡”引力有目共睹。
高度认可:高校组团来锡送录取通知书
高校领导组团当“邮差”,为无锡学子亲手送上录取通知书,这是对无锡高中教育质量的高度认可。
江苏省天一中学13人、38人、50人、42人、23人分别被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录取;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34人、38人、20人分别被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录取;无锡市第一中学13人、41人、29人分别被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录取……连日来,无锡各个高中喜报连连,多所高校领导来校颁发录取通知书的消息刷屏锡城市民的朋友圈。
今年,不少高校领导首次走进无锡颁发录取通知书。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走进无锡市第一中学和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颁发录取通知书,两所学校都有13名学生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全省领先。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44名学生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这一成绩是历年录取人数之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嫣到校为他们颁发录取通知书。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到天一中学,为50名学子颁发录取通知书。
“大学不是高下之别,是不同之分。”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潘伟杰在颁发通知书时这样说。从高中到大学,从求学到成才,前路漫漫亦灿灿。来锡的高校领导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学术领域,他们对无锡各所高中的育人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殷切寄语学子当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将国家需求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做与时代同频的奋发青年。
协同创新:无锡学生大学里“开班”
今年集体发放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有个现象值得关注:高校首次为无锡多所中学毕业新生成立班级。比如南京大学首次成立“南大·天一班”“南大·省锡中班”,聘任南大的老师做班主任,选一名录取的新生为班长。南京师范大学今年在天一中学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首次成立“天一班”。南大一位教师介绍,今年南京大学创新设立“南大·天一班”“南大·省锡中班”,与重点生源中学携手再启新程。之所以设立“南大·天一班”“南大·省锡中班”,是希望高校的老师能够帮助这些学生在身份转变成为大学新生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也期待这些从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组团进入大学后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天一中学校长朱卓君表示,相信这一创新举措能让学校与诸多高校联系更加紧密,共同夯实学生的基础,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在南京大学“天一班”班长赵彦臻看来,即将进入大学的他们拥有精彩的未来,可以开阔眼界,锻炼技能,“我们也会明确目标和梦想,做好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准备,不断提升自己,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与高中的合作,在无锡高中校园里早已多面开花。近年来,徐兴无、苗怀明等一批教授走进无锡高中校园为学生开课,高校与高中还在创新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多维度开展了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高位平台,共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奔向未来:“我们的故事将会是中国故事”
故事是有力量的。插着管子高考的男孩被医学院录取;无锡8名学子乘坐运-20飞机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报到;苏州大学001号录取通知书花落辅仁……这些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勾勒出无锡优秀青年的模样。
“气胸男孩”张棅焜的赶考故事被全国关注。市卫健委、市二院、辅仁高中合力为其开通高考绿色通道,设置单独考场,医生全程陪护。这是无锡给予追梦青年的关怀与爱。取得630分好成绩的张棅焜在填报志愿时说:“高考过程中的暖心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医学专业。”温暖故事迎来圆满结局,张棅焜成功被苏州大学医学院录取。
同样被苏州大学医学院录取的辅仁高中毕业生缪洪赟从学姐、苏大副校长吴嘉炜手中接过苏大001号录取通知书。在填报志愿时,她把苏州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最终录取了理想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成为继外高祖、外祖父、母亲后家中的第四代“苏大人”。在她心中,学医,未来的道路长且阻,但她坚定表示会迎难而上,努力做一个仁心医者。
幼时仰望蓝天,如今冲向云端。成为空军飞行员的梦想在省锡中毕业生王槠尧的心底扎根了十余年。“加入空军是荣耀的象征、责任的践行和使命的担当。站在全新的起点,我定会踔厉奋发,逐梦天空,书写强国华章。”王槠尧说。
怀揣爱国之心携笔从戎的还有天一中学毕业生范子钰,她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录取。“对大多数青年来说,梦想生长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上,来自生活中的人与事。”范子钰通过学校名人课堂与驻外大使拥抱,了解国际关系这一学科,还曾远赴匈牙利参与LPTMM国际光污染会议。在经历中,范子钰喜欢上国际关系,并渴望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爱国关天下”,所以毅然报考国防科技大学。“待我们成为国之栋梁,我们的故事将会是中国故事。”范子钰说。
(杨涵、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