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缤纷实践,共享文明“夜无锡”

今夏全市每月开展上千场夜间文明实践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风光旖旎的古运河上,一艘游船缓缓行驶着。船上,讲解员在娓娓讲述,从运河历史景观讲到无锡非遗文化,乘客们在讲解员的声音和两岸风光的包裹中体验了一段“有声有色”的文化传承之旅。今夏,“运河夜讲”成为梁溪区最受欢迎的夜间文明实践项目之一,让无数市民游客在惬意游览的同时汲取文明养分、感悟文化力量。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在“夜生活”最为火热的夏季,我市各地纷纷开启文明实践“夜模式”。

  繁荣的夜文化,是城乡大地富有生机活力的见证,也是衡量百姓幸福指数的风向标。伴随锡城燃起夜经济,文明实践顺势开启“夜模式”,正是顺应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创新之举。近期,全市各地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夜间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戏曲演出、纳凉晚会、露天电影、图书夜市等一系列缤纷实践,不仅扮靓了“夜风景”,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市文明办了解到,仅7月一个月全市就开展了1200余场夜间时段文明实践活动。

  身边的公共活动场馆开放时间变长了,这是市民最直观的感受。“舞蹈房晚上也开放了,我们正好来排练!”晚上7点半,惠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舞蹈房响起悠扬乐声,“乐之炫”舞蹈队队员们翩翩起舞。队长邓丽炯介绍,舞蹈队正在加紧备赛,延时开放的舞蹈房给他们提供了练舞的好去处。惠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长了夏夜运营时间,开放部分功能室,向居民提供自助式文化文艺服务。入夏以来,江阴市把“理响江阴”学习驿站打造成纳凉点,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9点,在夜间开展非遗研学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展示剪纸、糖画、雕版印刷、珠绣、面塑、麦秆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活跃群众的夜间文化生活。

  正值暑假,放假在家的孩子们是文明实践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近日,一场夜间跳蚤市集亮相滨湖区蠡溪生活坊,一群平均年龄仅8岁的孩子化身“小老板”,以置换或售卖的方式处理家中闲置物品,从中学习循环利用和回收环保理念。“小老板”们兴高采烈、跃跃欲试,居民们纷纷前来支持孩子们的创意和努力,为他们点赞。新吴区咏硕苑社区举办的夏日环保纳凉会吸引了20多个家庭参加,纳凉会上,生态文明少年公益宣讲团的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诠释环保故事,普及垃圾分类,分享环保知识。

  文明实践,“动”“静”皆宜。当炎热的白天过去,夜晚带来了健身运动的好时光。近日,锡北镇第三届全民健身篮球联赛圆满收官。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锡山区锡北镇全民健身公园几乎每晚都有两场精彩的篮球赛,伴着国风走秀、时尚街舞等群众文艺表演,点燃夏夜激情。宜兴市“东坡夜读”品读会则给陶都百姓带来温馨宁静的精神享受,呈现给大众一个更为新颖的思想分享空间,夜读主播结合自身体会,围绕主题做足准备,重温经典、畅谈感悟。(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夏日未央,缤纷不断。打开8月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日程表,上千场夜间时段活动精彩延续。江阴市“郑”在开讲·经典领读“周末读书坊”、新吴区“逐梦再征程 一起向未来”百姓大舞台、经开区“小书虫”阅读夏令营……丰富多彩的夜间文明实践如夏夜的习习凉风,吹来知心的文化传承,吹来暖心的志愿服务,更吹来走心的为民实事,让更多市民感受“烟火气”里的“文明味”。

  (朱冬娅、见习记者 刘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