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惠山区牢牢锚定无锡市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创建目标,紧紧围绕“四个坚持”,持续强化政治站位高度、工作落实力度和全面创建厚度,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内涵,创新双拥工作新形式,聚力再出发,拼力加油干,全区上下“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蔚然成风,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军民协同发展新篇章。2022年,荣膺“江苏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荣誉。
坚持建强组织固根基
群雁高飞头雁领。惠山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将创建“双拥模范城”作为党政军民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从扛实责任、建强体系、完善制度等方面持续抓好落实。
扛实政治责任。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每年召开全区双拥工作大会,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终有检查考核,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021年6月24日,区四套班子领导、各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区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如约参加无锡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部署会,共商拥军实策、共议优属实事、共担创建实责。
建强工作体系。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及时调整双拥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共建部队相应调整充实工作机构,全面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保障。2019年以来,依托组建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实施系统抓建,注重建用并举,历经4年精心打磨,全区8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均被评为全国示范型中心(站),全区7个“优抚之家”实现高质量考核大满贯,真正建成了区委负总责、党政军齐抓共管、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双拥办有效推进落实的全面覆盖、上下贯通的双拥工作体系。2022年,江苏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推进会在惠山区隆重召开,全省退役军人系统近百名代表见证了惠山区双拥体系建设成果。
完善工作制度。重新修订《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制度》,与共建部队建立“双清单”机制,每年召开军政座谈会、专题会商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创建机制不断健全。2022年,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在武警某部举办“国防军事日”活动,全区45家成员单位共同学习强军思想、接受国防教育、体验军营生活,进一步强化了国防责任、凝聚了军地合力。
坚持“三送”活动提质效
视军人为亲人,把军属当家属,满怀真情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每年春节前夕,全区6支共建部队和1.5万余名退役军人、优抚对象,都会如期收到来自全区双拥系统的慰问大礼包。2020年,惠山区开展的“三送”活动,在全省引发热议好评,2021年被《中国双拥》宣传报道。
送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好。疫情3年,坚持联合人社、司法部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等普法普政活动,共发放宣传品总计12500余件。近4年共发放各类优抚经费8300余万元,妥善安置41名转业干部、25名随军家属和47名转业士官,协调解决42名军人子女入学问题,让官兵不为“三后”忧心。出资202万元为共建部队修建训练场地设施、购置外训餐饮设备,赠送近20万元文体设施。
送慰问,把对现役军人的尊崇树立好。实施入伍到退役全过程拥军,共投入750余万元购置慰问物资,每年“八一”、春节,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走访慰问6支共建部队,各镇、街道领导带队慰问140名困难退役军人、389户现役军人家庭和部分老战士、老同志。
送服务,把建设家乡的情怀激励好。与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建惠山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先后8次集中组织了348名自主就业士兵参加培训,培训率100%。举办退役军人线上线下招聘会40场次,累计提供岗位4000余个。
坚持弘扬传统浓氛围
多年来,惠山区军地双向奔赴弘扬双拥传统,实施“三有”举措,营造人人支持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社会风尚。
双拥宣传有计划。把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纳入区委党校干部理论培训内容,纳入全区中小学教育课程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内容,并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共建部队每年为全区2万余名新生开展军训,走进校园开展国防教育40余场次,切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全民爱国拥军热情。
双拥宣传有阵地。在全区主街大道、重点公共场所制作双拥景观、宣传标语、宣传图画,在《惠山新闻》开辟双拥专栏,全区建成4个双拥主题公园,完成锡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5处红色资源建设,把全区20余处红色资源开辟成十条红色文旅线路,把双拥宣传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2022年,藕塘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双拥宣传有成效。两次举办“惠山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发布仪式,培塑并推出“江苏最美拥军人物”胡国良,以及省、市、区表彰的双拥先进单位6个、先进个人29人。驻锡武警某部与阳山中心小学的“最美留言故事”,曾被全国100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21年,由惠山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年度文明新事评选揭晓,区双拥办联合前洲街道途经4省、跨越3000公里接烈士遗骸回归故里的事迹,在全社会公开投票中以5万余票稳居榜首。
坚持壮大队伍开新局
秉承“大双拥”理念,紧盯“全社会双拥”目标,着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双拥格局,多措并举建强4支队伍。
建强专职队伍。每年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区镇村三级设固定联络员154名,在组织培训、竞赛活动的同时,赴南通、太仓等地参观学习,在配齐、建强力量中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
整合社会资源。指导区税务局建设“戎耀之家”,获评省先进单位。加强与金融、邮政、保险、联通、人保系统拥军优抚合作,签订拥军优抚合作协议,成立“退役军人金融服务站”,设立“拥军驿站”,开辟“拥军邮路”,联合惠山国寿为3800名退役老兵免费提供人身意外保险,保额达3.3亿元。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阳山镇成立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防火护林、城乡保洁、社区保安公益活动,堰桥街道“警笛军哨”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巡防、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洛社镇“戎马初心”服务队为退役军人免费理发、维修家电、集体过生日,把服务做到退役军人心坎里。全区退役军人抗疫优秀事迹先后被新华社等10余家媒体报道。
做强双拥关爱协会。鼓励支持社会化拥军,在协会原有30家会员单位的基础上,强力推动镇、街道下设分会,再次吸纳会员单位50余家。堰桥街道双拥关爱基金会规模达1800余万元,助力无锡市出台慰问驻锡部队特别困难现役军人家庭政策,现已投入80余万元实施关爱帮扶活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拓宽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拥军大道。
下一步,惠山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双拥工作决策部署,以无锡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以评促建全面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惠山双拥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