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携手12家未来技术学院,探索前沿科技合作与产教协同创新的“无锡模式”

聚合科创之力,驱动产业未来

  瞄准未来技术的12所高校,与奔赴科创未来的城市,在一场大会中再度擦出火花。8月22日,2023未来技术合作(无锡)大会召开,大会以“迎接新变革,合作向未来”为主题,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以高端的视野、更前沿的判断、更深刻的见解,让大会成为一场分享未来技术的智慧盛宴。

  集聚智慧

  纵论未来产业发展

  这是一场抢先布局未来产业的盛会。

  机器人化制造如何影响未来制造范式?如何实现机器人类人技能作业?如何实现面向未来制造的机器人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丁汉的演讲以“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为主题,围绕机器人化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与关键科学问题做了相关解析。丁汉认为,制造的未来趋势是人机共融,包括人机空间共享、人机技能迁移、人机混合智能三个层次,后两个层次将突破机器人智能化进程,使机器人成为“能工巧匠”。华科大无锡研究院这些年来始终支持无锡发展高端制造业,借华科大之智,无锡制造向更高层级攀登。

  未来,人类将更加关注健康,也将战胜更多疾病。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以未来生物健康及疾病防治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学院院长肖瑞平领衔开发的新靶点心衰治疗药物已经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会上,肖瑞平作“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及新药研发”的主题演讲,对βAR亚型特异性信号转导与心力衰竭治疗策略、MG53与糖尿病及其并发心梗的治疗、推动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做了系统性的讲解。如今,北大未来技术学院也与无锡携手,为无锡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蓄力。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在主题演讲“飞行汽车技术与未来产业发展”中,提出未来30年汽车将“飞”起来的观点,且技术上可行、需求客观存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CTO熊友军的演讲以“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应用前瞻”为主题,他认为,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举办了4场专题学术沙龙活动,进一步促进校地双方技术、产业、人才与投资的交流融合。

  深入合作

  播下优质产业种子

  参会高校、企业带着诚意来,满载而归去。

  会上不仅有未来技术的分享,还有即将落地生根的合作成果——17个来自未来技术学院的成果转化项目在会上签约,包括2个重大项目,即高分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项目、北大-无锡国测量子精密测量技术联合实验室项目分别与惠山区、经开区签约,另有15个产学研项目与各板块签约。

  签约项目中,有直接将科研成果“种”在无锡,需要市校共同“浇灌成长”的项目。(下转第3版)

  聚合科创之力,驱动产业未来

  (上接第1版)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签约了球形多智能体协进化辅助医疗机器人、紧凑型小型化海洋探测雷达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TDLAS(可调谐激光光谱吸收)的气体检测技术三个项目,这是哈工大(威海)落地江阴高新区以来首批签约成果转化项目。其中,由校区游斌弟教授领衔的球形水陆两栖无人平台研制了灵敏度较高的球形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力满足多种场景下的应急救援等工作,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目前该项目已注册为江苏游洋防务科技有限公司,将迅速投入运营。“我们将借助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无锡落地,并且精心培育,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威海哈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安说。

  签约项目中,也不乏企业与高校对接后“一见钟情”“一拍即合”者。华南理工大学与无锡联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会上签约了光伏胶膜配方及工艺研发项目。一企一校的缘起,在于此前经开区组队前往华南理工的访问交流,无锡联能的代表在访问队伍中。企业向高校提出的需求,恰好是华南理工的强项——学校1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之后双方的对接十分顺利,就约定在大会上签约。以此为契机,我们希望和无锡联能的合作逐渐深入,也希望与经开区的合作越来越多。”华南理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通道

  聚力产教协同创新

  这是国家倾注巨大期待的12家未来技术学院,也是无锡想要携手的未来。

  面向未来的产业变革,让未来技术学院深融无锡产业。未来技术太湖奖学金在会上颁发,这笔资金将润泽未来技术学院的优秀学子,引导更多人才来锡创新创业。会上还发布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无锡倡议》——无锡与12家未来技术学院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市校全面深化合作,打通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快速通道”。

  会上举办了长三角生命健康领军人才基地揭牌仪式。2023年3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与无锡高新区合作共建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旨在培育一批生命健康高技术高成长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决策团队,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人才的培养将在人才基地进行。

  迎接新变革,合作向未来。“企业面向应用技术创新,高校做好基础研究,发挥好各自的优势,才能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好机遇、形成双赢局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将与12家未来技术学院一起,推进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新兴技术、高端人才落地,探索形成前沿科技合作与产教协同创新的“无锡模式”,打造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力量,为城市建设与高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崔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