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湖之滨北上浑河之畔,不只是地理上的千里奔赴,更是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8月23日,中国报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召开,全国165家报业传媒单位代表汇聚沈阳,交流报业转型经验,共谋融合发展新篇。无锡报业集团应邀参加。
无锡和沈阳,一南一北,历史文化灿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在“以水润城”“以文化城”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的城市语言。一张满满当当的行程单勾勒出无锡报业集团代表们的沈阳足迹。在接下来为期一天半的交流调研中,他们走进沈阳、领略沈阳、宣介沈阳,深入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沈阳新松机器人、1905文创园、老北市、沈阳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点位,“沉浸式”调研这座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正在发生的沈阳故事。
产业看沈阳 工业老城向新而行
强劲灵活的手腕,高扭矩的设计,多个机械臂上下挥舞,为车身进行点焊作业……走进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媒体代表们惊叹,源自科幻电影里的设想已悄然发生——各式各样的工业点焊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早已投产投用,彰显高质量制造典范。
作为“共和国长子”,沈阳市做好“老原新”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把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打造汽车、航空航天、IC装备等8大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12个头部企业配套园区、24个特色工业园区,全力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去年全市高端装备占比达到34%,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沈阳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市8大重点产业链规模总量突破4000亿元、增长14.2%。
蓝图壮美,道路宽广,“沈阳制造”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沈阳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展现沈阳担当。自2016年以来,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已经连续11个季度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连续5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由去年同期的10名之后跃升至前3名,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围绕打造服务东北、融入环渤海、面向东北亚门户枢纽,沈阳协同推进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信息枢纽建设,机场二跑道、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工程进展顺利,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5G基站、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量领跑东北。
文化看沈阳 辽河浩荡文脉悠长
正值第七届沈阳旗袍文化节举办期间,8月23日晚间,与会嘉宾参加了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典礼,领略中国旗袍服饰艺术之美,了解沈阳以旗袍为媒介和窗口,讲好沈阳故事,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城市影响力的生动实践。
文化,浸润人与城,贯通古和今。广袤黑土地,滔滔辽河水,哺育了沈阳这座雄浑硬朗的英雄城市,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随着无锡报业集团代表们的调研走向深入,沈阳的城市历史如同书本一样被徐徐展开,三条文化脉络清晰展现——7200多年前的史前文化,2300多年建城史,“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历史底蕴如此深厚;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鲜红底色分外闪耀;灿若群星的劳动模范,扬眉吐气的大国重器,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工业文明何其荣光……这一切,沉淀在沈阳城市血脉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品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沈阳人。
坚持以文化城、以文兴城,沈阳推进建设一批“小而美”的文化活力空间。持续促进城市书房书屋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书房25座、城市书屋109间。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城市书房,已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启动实施小剧场建设工程,今年上半年,沈阳共新建、改建、提升小剧场38个,投入运营的小剧场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演出形式,构筑起充满温度和活力的文化演艺新场景;打造夜文化商圈,促进夜文化消费,全面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能级。今年6月,沈阳41个重点夜经济街区全面开街,全市13个区县同步启动各具特色的夜经济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夜间消费活力;高品质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有近400年历史的沈阳中街、沈阳老北市改造升级后,古老与现代元素充分融合,历史遗存绽放新光彩。
未来看沈阳 沈水之阳活力涌动
神舟飞船再叩苍穹,“天问一号”探测火星,嫦娥五号月球取壤……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中蕴藏着“沈阳智慧”。沈阳连续两年入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单。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建设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融合园,推动37个科创组团提质增效。积极构建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创新、创业孵化等全链条、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体系,争取更多综合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技术创新中心在沈落户,今年以来新获批“国字号”科创平台14个。
“创新沈阳”带动城市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沈阳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开通京沈人才专列,举办“智汇兴沈”“博士沈阳行”等系列引才活动,上半年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9.6万人,“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的城市之约得到了各类人才的热烈响应。
“山海关不住、投资到沈阳”局面正在形成。华晨宝马新动力总成、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中宏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百亿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快速增长,各大央企、民企、外企纷纷看好沈阳,“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火热实践在沈城处处涌动。
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100%,“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全面形成,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初步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建设“百馆之城”“书香沈阳”……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去年,沈阳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秋日的沈阳,清凉舒爽,浑河的微风里尽是岁月的味道。随着调研活动的推进,一项项成果、一次次突破跃然眼前,聚焦产业升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如百舸争流。这座朝气蓬勃又厚植文化底蕴的城市,让到访者“一路惊喜一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