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保健周刊

主题分享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会长,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施国庆

  长三角区域康养服务发展经历了“碎片化”“协同化”“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但仍存在“缺乏常态机制”“供给侧结构不均”“区域间合作衔接不畅”“创新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下一阶段应采取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引入高新技术手段等方式推动长三角康养服务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另外,施国庆提出“接轨国家战略,打造先进公共服务城市群”“汲取国际经验,重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等建议设想。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 曹艳春

  当前,智慧康养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同缺陷是“重治疗、轻预防”,应推动老年人数字技能和健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可从“获取与识别数字信息的能力”“数字交流与协作的能力”等五个维度构建老年人数字技能评估框架。而在实践推动方面,需形成老年人数字技能和健康素养提升方案,并开展大调查。另外,曹艳春建议,在投入智能产品之前,先多渠道、精准化提升老年人数字技能和健康素养;出台政策推动智能养老;在社区开展数字技能和健康素养提升专项活动。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主任,江南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李俏

  康养主要涉及一种社会层面的产业形式,即大健康产业。推动康养,需要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理念。目前因政策利好频出、养老需求旺盛、城乡融合推进及产业融合加深,康养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且主要以“医疗延伸康养服务”“养老延伸康养服务”及“旅游延伸康养服务”为实践形式。根据康养政策,应重视以下三点:重视康养产业规划布局,打造康养产业聚集区;凸显地方康养品质特色,结合各地资源与数字科技发展智慧康养服务;注重健康管理事业与康养服务产业协同,提升康养质量。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合肥市养老协会副会长 朱俊红

  全域养老是一类依托养老智联网,融合全社会多方主体和全社会要素资源,建立面向全时空、全场景的养老体系。它是新时代智慧养老发展新模式,可以构建多主体协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合作;可以推进全要素集成融合,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养老领域协同集聚;可以打造全要素融合机制,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可以助力全时空协调发展,解决养老服务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可以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实时监管养老服务主体运作过程。

  (陈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