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平时家访工作如涓涓细流,那暑假期间就似奔涌的浪潮。新生全部访遍……不是在家访,就是在家访的路上,是我市许多教师这个暑假的常态。
今年4月,我市启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号召教师积极参与,以期形成教师全员参与、覆盖全体学生的家访工作新格局。过去几个月里,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面对面家访48.5万次,加强了家校共育合力,收获了赞声一片,成为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访出育人工作新办法
距离不是问题,教师们愿意把爱和关注送上门。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新手班主任张丽对这个暑期开展的入户家访活动印象深刻。“因为不会开车,我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学生家中。”她曾通过公交、地铁、步行家访,最长一次家访来回耗时五个多小时。“学生有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协助解决,再远都要去。”张丽说。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汤爱国、党支部副书记谢韵以及德育主任、班主任等组成的走访团,暑假期间几乎访遍了全校学生。
无锡教师的智慧,在家访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不少学校推出的家访方式高效且新颖,让人眼前一亮。青山高中德育主任孙萍收到高一新生录取信息后开始了家访工作。她手机里有一份家访备忘录,记录着每天入户家访学生的家庭住址等信息。“我将所有学生家庭住址根据区域分类,以高一年级组教师所住区域为中心划分四块区域。”孙萍说,“我们的班主任随机组成小团队分区域进行走访,不仅减少了路途时间,还提高了走访效率。我们学校还执行‘学情家情综合分析制度’,家访结束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流学生情况。”该校一名高一新生赞道:“开学前的家访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他们的耐心指导让我树立了明确的目标。”
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二小学学生组队在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开展活动时,带队教师陈梓仪借机与家长们交流学校的育人理念、班级的管理举措、学生的假期表现等,为开启新学期做好准备。
多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成为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屏障。“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市区两级教育部门还联合其他部门对少数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家庭开展联合家访,集合多部门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访出教师成长新动力
家访就是教师上门和家长聊会儿天?受访教师一致认为,家访工作并不是随性而为,需要带上真情和智慧。
走进学生家中怎么和家长开口?家访要做哪些必要功课?市教育局组建了由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团为教师们提供指导,邀请江苏省“最美班主任”录制短片,手把手教年轻教师怎么做好家访工作。我市学校也把家访当作重要工作,在家访前组织教师研讨,开展培训,家访后一起总结。绝大多数学校给教师专门配备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家访故事”并及时归档,持续跟踪其中需要关注的学生,并进行反馈。
张丽在敲开第一个学生家门前做了很多准备,“我担心进学生家里没话聊,在走访前梳理了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学校教育计划等信息。”张丽说,这名学生曾因同学关系问题而苦恼,但新学期从他的表现看,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个学生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却是家里的百分之百。真正走进学生家中观察、深入了解,往往能发现学生的另一面,有利于教师、家长一道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成长支持。”无锡市第一中学班主任李柯这样总结自己的暑期家访感受。这次暑期集中入户家访,让他受益良多,激发起他自我提升的动力,“我到一名学生家中家访后才知道这名学生很喜欢体育运动。新学期我会创造条件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丰富精神世界。”李柯说,通过家访他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有了更多思考,找准了下阶段要提升的方向。
如张丽、李柯那样尝到家访“甜头”的教师并不少。新学期开始后,我市不少中小学将持续把面对面家访工作进行下去。“家访不是一项强加的工作任务,而是给教育教学工作赋能的好方法。”多名教师说。
访出家校共育新路径
家访的价值不能被低估,家访不仅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更访出了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新方式,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第一中学教师祝美从这个暑期入户家访中深深感受到了这项工作在促进家校共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家访时教师充分发挥连接亲子、家校的桥梁作用,让家长和教师、学校一起为学生健康成长出力。”祝美说,她常常和家长、学生畅聊到忘记时间,“通过家访寻找到家校共育的新路径,是一份双向奔赴的美好。”
感受到这份美好的还有许多教师。李柯一直记得,下大雨夜晚他往学生家中走时,看到打着伞找他的学生时的喜悦心情。侨谊实验中学初三班主任顾松涛家访后,让部分学生与家长就手机使用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他认为,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不只是简单传递信息,还有情感的交流。当家长、学生和教师获得良好的亲子、师生、家校关系时,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家访只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环节,后续的工作应及时跟上,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江南中学开展入户家访时安排心理教师陪同,这有利于教师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专业的问题解决方法。“家访结束后我们梳理情况,对部分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比如有个学生近期情绪略有起伏,住在同一小区的班主任发现后提出每天顺路接其上学,一路上开导,帮助学生突围青春期。我们还在班级设男女心理观察员各一名并开展培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精准、有力的支持。”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