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
医保目录谈判药配备情况如何?新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哪些看点……国家医保局22日召开2023年下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医保改革热点进行回应。
新一批药品耗材降价“在路上”
“共有388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包括224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发布会上介绍,预计此次目录调整结果将于12月初公布,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最新版目录。
日前,最新一批的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王国栋介绍,新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纳入40余个品种,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抗感染、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目前正开展报量工作。
此外,新一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同步推进,拟纳入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两大类医用耗材。
切实减轻群众护理负担
目前,5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在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价格形成、动态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首轮调价方案已全部落地实施。
王国栋介绍,将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向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等倾斜,同时推动检查、检验等物耗为主的医疗服务价格下降。
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方面,国家医保局指导各地继续落实持居住证参保相关政策,使更多人员在就业地、常住地参保;同时不断完善筹资待遇机制。
“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居民医保年度新增筹资的一定比例用于加强门诊保障,让更多参保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副司长谢章澍说。
目前,长护险制度试点已经扩大至49个城市。“长护险制度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付超奇说,接下来将加紧研究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经办管理、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办法,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守护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痛点堵点,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截至8月底,已有56.68万人次享受线上转移接续服务。”付超奇在发布会上说,现在已征集到26个省份的便民举措144条,正在梳理并制定第二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实施方案。
为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3年国家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在8月已正式开启,今年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检查对象。目前,贵州、陕西、四川等15个省份已经开展检查工作,接下来飞行检查组还将入驻更多省份。
(据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