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教授受邀做客无锡市文联“文艺大讲堂”,带来了“杨荫浏与中国音乐”专题讲座。现场160多位观众济济一堂,近距离了解杨荫浏先生的音乐历程,共同感受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没有杨荫浏,很多经典的传统音乐是无法出现在我们耳畔的。”田青说,杨荫浏先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极大努力和贡献。1950年,杨荫浏先生专程回锡抢救录制阿炳的6首名曲,并整理编成《阿炳曲集》出版,无锡民族音乐代表作《二泉映月》就收录其中。作为杨荫浏先生的亲炙弟子和关门弟子,田青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杨荫浏与中国音乐背后的故事。田青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荣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是《艺术评论》《中国音乐学》主编,出版了九卷本《田青文集》。
“杨荫浏先生是中国音乐史学家、宗教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被奉为中国音乐学界一代宗师。”田青为现场观众讲述了杨荫浏的生平,杨荫浏先生自幼随阿炳这样的民间艺术家广泛、深入学习民族乐器和民间器乐,又跟外国传教士学习英文、钢琴和西洋作曲理论。他既继承了中国文人“左琴右书”的传统,成为昆曲“天韵社”的中坚,也在一生中始终关注着被社会轻视和菲薄的“俗乐”。他对江南十番、河北吹歌、西安鼓乐等乐种的研究以及对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普查,奠定了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他不但打开了对中国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的学术研究之门,并在青年时代便开创了基督教音乐的华化之路,其主编的《普天颂赞》至今仍回荡在中国教堂的穹顶之下。
杨荫浏先生不但借助从民间音乐中学到的记谱方法,使唯一可考的宋代音乐——姜白石歌曲十七首重现,而且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借由填词,让岳飞的《满江红》唱遍大江南北,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他不但以毕生精力写作并不断完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而且始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甚至跑到乐器作坊用他的乐律学研究心得指导工人的乐器制作。他不但精通经史子集,从古文典籍中淘漉出众多被世人忽略的音乐史料,而且他的第一本中国古代音乐史是用英文撰写的,接通了古今中外。纵观杨荫浏的一生,田青表示:我们可以认真、严肃、客观、自豪地说——杨荫浏,是在音乐领域打通古今、中外、雅俗的第一人!
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根,是中国音乐的土壤。说起无锡的民族音乐,就要提起阿炳和《二泉映月》,这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和最经典的作品。当然也要说起杨荫浏先生是阿炳的伯乐以及他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努力。田青说,无锡是音乐之乡,许许多多的音乐家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成长。让无锡这个民乐之乡在新时代光芒四射,需要我们在继承先辈音乐家的基础上,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倾注更多努力,把我们民乐之乡建设得更好,更名副其实。
(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