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非常感谢调解员的辛勤工作,拖欠的工程款终于有着落了。”不久前,安徽籍来锡务工人员黄某来到锡山区云林司法所开心地说。今年初,黄某承接了某公司的涂料油漆工程。按照合同约定,工程结束后,该公司应向他支付工程款11000元。在多次催讨无果后,他来到云林司法所寻求帮助。调解员认真梳理案情,并与黄某及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进行沟通,耐心细致解释了有关债务纠纷的法律知识。最终,杨某表示愿意支付黄某全部的工程款项,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更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定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云林街道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依法调处效率,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云林街道共调解劳动争议、生产经营、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1140起,调解成功率100%。
“今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我银行卡将被冻结,要我向他提供银行账号转账。幸亏前几天听了你们有关反诈知识的宣传,我便果断挂了电话,没有上当受骗。”近日,居民贾阿婆专程来到云林司法所,将自己遇到的事情告诉了工作人员。为了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引导依法维权,今年以来,云林街道结合“创响江苏”春风行动、云林民俗文化周、“三八”妇女维权周等重大活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咨询、以案释法等形式,先后走进50余家企业、工地开展法律宣传。同时,云林司法所组织法治宣传员深入社区、建筑工地、企业举办流动“法律讲堂”,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
强化法律服务,护航百姓幸福生活。今年以来,云林街道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所辖11个村(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率100%。街道设立律师值班日,每周三和周四可为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和法律援助一条龙服务。“我是跑运输的,平时在手机平台上接单,按照合同约定每月定期结付运费。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一直未付运费,我该怎么办?”近日,山东籍货车驾驶员郝某焦急万分地向值班律师诉说起自己的烦恼。原来郝某在某平台与某承运公司签订了合约,但该承运公司一直不履行承诺义务,拖欠他的运费。值班律师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郝某收集证据,最后通过法律途径,帮助他讨回了所有运费。目前,云林街道已建立了司法、人保、信访、民政等部门联合参与的协作联动讨薪机制,通过共享欠薪信息,完善欠薪事件的处置流程,进一步提升依法调处效率,最大限度帮助务工人员讨回薪酬。 (晏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