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题

以文“华”之光绘彩“庄”之景

经开区华庄街道文化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化长河奔涌向前,时代号角催人奋进。近年来,经开区华庄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要义,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要求,从华庄街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大力推进街道文化事业和产业,以文“华”之光,绘彩“庄”之景,笔走龙蛇,铺展开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华庄新画卷。

  一、以文筑魂,绽放凝心聚力的思想之美

  文以化人。华庄街道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使命,以文化的力量、文艺的形式、文明的价值在职工群众中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导人向善,引人向美。思想宣讲热气腾腾。思想是文化的核心。近年来,华庄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为依托,常态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通过“专业+专长”叠加融合,不仅邀请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吸纳退休老党员等融入“百姓名嘴”队伍,通过锡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普通百姓心。文明实践虎虎生风。文明是文化的精华。走进华庄街道,“传旗华庄”宣讲志愿服务队、“情韵华庄”群文志愿服务队、“法治华庄”志愿服务队、“悦享书香”志愿服务队、“健康一生”应急互救队、“护苗有我”志愿服务队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让文明的印记镌刻在大街小巷,印刻在人心深处,从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从一群人带暖一座城,文明的风尚在华庄澎湃奔涌。华庄精神文以载道。华彩岁月,庄重以书。华庄人把编史修志作为崇文重教的重要举措,组织力量编修《华庄志》,钩沉华庄发展,立传华庄乡贤,提炼华庄精神。在编撰《华庄志》的同时,华庄街道还启动了记录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的纪实采访,在发展的时间轴上探讨“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艰苦创业、攀高比强”的新时代华庄精神,点亮精神之火。

  二、以文塑形,勾勒移步换景的文脉之美

  文因脉而存,脉以文而灵。近年来,华庄街道坚持打开文化视野,拓展文化空间,重塑文心印迹,精修文脉动线,全面呈现新时代华庄街道美好的文化形态、姿态和质态。让文化地标活起来。上半年,经开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华庄粮仓提升改造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交付。项目对现有华庄粮油管理所及其北侧部分原有简仓、烘干房及生产厂房实施改造,在保留原有小红房的同时新建沿街商业、历史长轴及地景建筑,将成为历史沧桑与现代活力兼具的引领性的文化地标,进一步盘活、激活华庄历史文化与商业文化。让文明阵地强起来。华庄街道在极具年代感的镇中公园附近,建成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构建成“道德讲堂”“拾光书屋”“扫黄打非”宣教点、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多功能区域,搭建起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综合性平台。同时,通过“传旗华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整合电视媒体平台,打造触手可及的“线上”阵地,实现线下线上阵地融起来强起来。让华庄文脉动起来。华庄街道坐拥巡塘古镇、华庄粮仓、国际博览中心、小溪港鱼咀公园、镇中公园、瑞景公园等文化景点,既有古色古香的古镇文化神韵,也有粮安天下的粮农文化底蕴,还有博览现代工业文明气韵,更有绿色华庄的生态美韵,街道以匠心打通文脉关节,畅通文脉动线,让华庄文脉浮光跃金,闪耀出新时代“文华之光、彩‘庄’之景”的文脉文韵。

  三、以文惠民,尽享其乐融融的人和之美

  文化能为民所用,才更具澎湃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华庄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出一系列以文惠民的特色举措,让文化精美釉彩刷新焕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网络文化季大放异彩。多年来,华庄街道坚持举办网络文化季,深受群众和网友的好评和喜爱。今年的华庄街道网络文化季如约而至,红色诗歌朗诵、文化古迹摄影、“话诗意中秋抒家国情怀”、“重温红色历史 阅读陪伴成长”等八大主题活动较之往届在形式和内涵上全新升级,涵盖朗诵、摄影、阅读、文明实践等不同维度,参与人数次达10万+,文化活力更加蓬勃。“悦读华庄”书香氤氲。读书丰底蕴,书香润华庄。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引入社会公益组织,打造“悦读华庄”品牌,针对辖区内小学生,每月开展2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氤氲书香中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今年,还继续提升和改造阅读空间,成功挂牌街道级“钟书房”,为群众打造更加优质、舒适的阅读家园。“匠心菜园”绿意盎然。着眼为孩子营造清朗文化氛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团工委、关工委等与中铁十七局形成了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友好共建机制,联合打造“匠心菜园”青少年校外教育品牌,青少年通过辛勤耕耘和持续扮靓位于中铁十七局的菜园和书田,既体验了回归自然的劳动课程,也感受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读书氛围,让青少年的身心收获无比的满足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