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联手“育种”,双湾创新基因融合生发

“飞地孵化、本地落户”模式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朱冬娅

  太湖湾与大湾区,把两地的创新基因融合在一起,会孕育出什么样的种子,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科创飞地是一个获得答案的重要切口。

  自2020年以来,无锡市区联动在粤港澳大湾区集中布局科创飞地,引才引智引资源,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无锡在大湾区已建设飞地1.6万平方米。就在上月举行的江苏—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无锡国联—阿斯利康(香港)创新中心揭牌,未来将持续引进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及海外科研机构产业化项目,推动大湾区更多“0到1”的原创性成果,在无锡转化为“1到10”“10到N”的产业化成效。

  既是科创载体,也是异地孵化器,随着“育种”时间不断沉淀,无锡在大湾区设立的科创飞地日渐显露它们招引潜力项目、培育企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两地资源要素“双向开放”、产业科技“双向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初步成形。今年以来,无锡惠山(深圳)创新中心、无锡高新区(大湾区)创新中心等科创飞地接连通过无锡市科技创业载体——异地孵化器认定,功能定位更加明晰。更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期,孵化在大湾区科创飞地的“种子”正飞至太湖湾生长。这些科创“种子”在无锡产业化,双湾创新基因则在此间融合生发。

  筑巢引凤

  开通要素流动“快速路”

  “我们公司的低碳新能源事业部在创新中心揭牌以来,得到了无锡市区两级的许多好政策支持,落地惠山区后希望在无锡做大做强,未来能更好地开发华东、华北的业务。”师傅到家(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侯嘉欣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满怀信心,在她看来,无锡提供的不仅是一个集聚优质创业资源的平台,更是一个撬动国内大市场的支点。

  近期,由无锡惠山(深圳)创新中心引进的“师傅到家”数字化智慧低碳技术项目与惠山文商旅集团及灵锡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将落地惠山区。据了解,无锡惠山(深圳)创新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已对接20多个有意向在锡投资落户的项目,推动无锡与深圳之间开通产业要素双向流动的“快速路”。

  优势互补、相互成就是合作共赢的核心。无锡有集成电路从生产到封装测试的产能优势,深圳则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占据着国内重要地位。瞄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太湖之芯”创业大赛,迅速集聚起一批大湾区的优秀集成电路企业和团队,如拥有第六代Wi-Fi无线通信晶片领先技术的深圳市朗力半导体有限公司、实现半导体封装材料国产替代的深圳市上欧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且引进的项目都在无锡经开区成立了公司,着手产业化进程。

  技术、资金、人才、市场……不同区域间产业要素通过小小的“飞地”实现快速重组,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大湾区腹地布局各类飞地的同时,无锡也在本市加快建设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下转第2版)

  联手“育种”,双湾创新基因融合生发

  (上接第1版)截至今年9月底,作为融合发展区核心区的无锡经开区范围内,就已建成各类载体70万平方米。内外平台的同步共建,让大湾区优质资源引得进、落得下、用得了,也让长三角优质企业和人才对外合作有伙伴、有帮手、有舞台。

  借梯登高

  建立核心引擎“坐标轴”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创飞地,不仅仅是为了筑巢引凤来,也是为了更加直观深入地观察产业创新前沿的实时动态,学习先进地区分析问题、谋划工作的视野与格局,链接大湾区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溢出的科教、创新、人才资源。我市“取经”大湾区的成果之一——“工业上楼”建设混合型载体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如今已在太湖湾信息技术产业园、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等园区落地,巧妙而又高效地提高了地少人多空间的“科创浓度”。

  短短两年间,我市在大湾区建起了无锡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无锡市滨湖区投资促进香港代表处、澳门—无锡离岸孵化中心等近20个科创飞地,其中最密集的布局落笔在深圳这个创新创业力量的集聚地。位于深圳前海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更被誉为“大湾区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是研究地区发展的理想“坐标轴”。

  选定了优质的参考系,创新发展的视野逐渐打开。在位于深圳龙岗的天安云谷产业园里,宜兴“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运营已步入正轨。“加强国际绿色技术的转移转化”正是孵化器在融合深圳先行示范优势和无锡环保产业优势过程中打开的一条具体思路。“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这是我们正在打造的技术创新闭环。”参与建设该科创飞地的企业——国合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说。

  借梯登高,承接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效应是无锡正在攀升的方向。链接高层次创新资源,深港产学研(无锡)基地启动建设,支持大湾区研发机构围绕无锡产业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同时,我市鼓励无锡企业“走出去”主动接入大湾区创新资源,建设创新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孵化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各展所长

  共拓国际市场“新蓝海”

  正如宜兴“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将创新闭环的最后一环落在海外市场那样,不少无锡在大湾区的科创飞地也把目光投向外部更为广阔的“新蓝海”,不仅注重产业链招商,挖掘优质项目,孵化链上企业,也注重生态圈营造,积极牵手合作伙伴,通过粤港澳的开放窗口眺望海外市场。

  入驻无锡惠山(深圳)创新中心的澳大利亚奥克拉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发电光伏,目标市场是人口基数庞大、能源供给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无锡有大量太阳能光伏板供应商,未来我们可以在无锡寻找合作伙伴。”奥克拉太阳能高级工程师叶境珩从创新中心了解到无锡集聚了一大批优质太阳能光伏板厂商,产能稳定、货源充足,与所在企业正好形成优势互补。

  通过引进深圳前海等跨境电商产业平台,无锡充分利用粤港澳成熟的全球贸易采购、产品推广、数据服务应用等渠道,推动我市加速发展跨境电商,成功促使一批无锡企业触网出海。近三年全市跨境电商规模年均增速超30%,今年1—8月更高达47.5%。目前,我市已有26家企业在19个国家投资布局49家海外仓,其中省级公共海外仓8家、数量全省第一。

  产品走出去,企业也要走出去,无锡积极把优质企业带到投资者“面前”。最近,锡山(深圳)离岸孵化器邀请合作企业参加研讨会,由香港交易所、礼德律师行、农银国际、普华永道等多家头部机构分享行业趋势和发展战略,助力高科技企业赴港上市。今年以来,我市已集中组织50多位企业家、60多家金融机构赴大湾区寻求“金融合伙人”,累计在港澳签约金融合作项目37个,总金额超450亿元,打开本土产业链接海外资本的大门。

  作为科技创新“加速器”,科创飞地把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在大湾区、产业化在无锡、拓展至海外的路径日渐清晰。这些延伸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触角,正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聚变发展注入蓬勃的新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