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做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眼下旅游市场呈现加快复苏的态势,“五一”、暑期、中秋国庆假期的火爆出游情况即是例证。旅游行业已成为各地促消费稳经济的有力抓手,但要把旅游带来的流量变成留量,必须做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充分发挥文化的支点和撬动作用,推动文旅体展等各种资源的叠加整合,在多元业态的交融互动中推动城市“出圈”,给人以无穷回甘,让人来了看不够、不想走。

  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社交媒体的渗透,人们来一座城市打卡,已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更追求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更爱分享能够直击心灵的城市爆点。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心?是历史文化,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个性、禀赋所在,文化自信也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对城市来说,应走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方面挖掘文化传统中的经济元素和商业契机,向经济活动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文化资源的变现,打造有创新性、有品质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品质生活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相得益彰。

  现在国内西安、长沙、黔东南等热点旅游城市频频“出圈”,和其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业态叠加互动是分不开的。以西安为例,这座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唤醒、激活人文资源上下足了功夫。游客到西安不仅登城墙、看兵马俑,还能通过观看《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西安千古情》《长恨歌》等大型演出切身感受千年古都的繁华,舞剧《长恨歌》今年演出场次近800场,每日常态化演出3场。长沙的一大热门打卡地是橘子洲,今年游客来此不光看景,还要来《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体验红色沉浸式文旅演出。难怪有网友说,一座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身临其境“入戏”。黔东南的“村超”“村BA”更是火爆,小小的足球、篮球成为“支点”,叠加美食、少数民族村寨、红色遗迹等资源,为当地旅游“出圈”打开了新空间。

  打造引流IP、引燃城市爆点,无锡在推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需做更多探索,要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市场力量参与,放大多元业态叠加的乘数效应。无锡文化家底丰厚,吴文化、祠堂文化、工商文化、运河文化等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且留下了大量历史遗存。(下转第3版)

  做好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上接第1版)无锡不缺文艺精品创作能力,仅以10月30日落幕的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为例,无锡收获多个奖项,其中锡剧《涓生之路》、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分获优秀剧目奖和大型音乐作品奖。这些文艺精品是对外进行文化输出、让游客“入戏”留步的有效载体,不能得了奖就束之高阁或每年零星演几场了事,应像博物馆、名人故居一样常年对外“开放”,这就需要与其他业态进行嫁接。比如,与体育赛事、品牌展会、重要旅游节点相呼应,在“锡马”、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湖人才峰会、物博会等赛事、展会举办期间,可以推出免费或优惠观演活动,让来宾、游客看到一个更全面、生动的无锡。

  更进一步,可以邀请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内的企业或引入国内头部文化企业,以泰伯奔吴的故事、荣氏家族的创业历程等为素材,推出一些大型沉浸式演出,在梅村、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梅园等地进行实景演出,把无锡丰厚的文化家底从形而上的精神形态转变为受众可观可感的具有体验价值的产品,引燃城市爆点,为城市带来更多留量。(石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