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发布厅

城市体检将从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入手

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说,此次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将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全维度的精细化体检,查找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

  张菁说,在住房维度,本次体检针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住得健康、便捷”的要求,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备、绿色智能等方面,开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建筑节能、数字家庭等住房维度体检,涉及住房屋顶、外立面、楼道、户内、地下室等,以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数字家庭的差距。

  张菁说,在小区(社区)维度,主要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提供支撑。

  在街区维度,张菁说,城市体检将重点衔接十五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特色活力三个方面,找准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以激发街道活力,让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的街区生活体验。

  根据指导意见,在宏观的城区维度,城市体检将重点从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等方面识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根据指导意见,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

  指导意见要求,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建立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设定一定数量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为能够获得精准稳定数据、可以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且具可持续性的指标。

  张菁说,开展城市体检,各城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城市需求,因地制宜优化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地理区位、战略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细化每项指标的体检内容、获取方式、评价标准、体检周期等,在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特色指标,做到体检指标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价。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