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在开庭!”近日,在张家港市双山岛老圩村,伴着清脆的法槌声,江阴市人民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简称“长一庭”)对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亮出了护江之剑。这场地理位置特别的江边渔村判决,吸引了当地护河员、村干部及周边村民等百余人旁听庭审,在徐徐江风中再一次敲响长江生态保护警钟。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7月,长一庭在江阴法院挂牌成立以来,就以“守护长江母亲河一江春水永续东流”为己任,积极发挥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负责审理无锡(不含宜兴、滨湖、新吴)、张家港、太仓、常熟、常州(不含武进)、镇江(不含句容)共18个市(县)区的环境资源案件,涵盖省内长江南岸几乎所有滨江市(县)区。
“长一庭严厉打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涉渔违法犯罪,非法捕捞案件数量较长江十年禁捕专项行动实施以前逐年下降。”江阴法院长一庭负责人黄剑介绍,通过重点打击使用“电、毒、炸”等危险方法或灭绝式工具实施长江非法捕捞刑事犯罪,同时加大涉渔案件民事公益诉讼赔偿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打击效果,环境资源新收案件数量也呈下降趋势。
打防修复并举,才能守护长江安澜。在双山岛案件庭审前,经法庭主持调解,公益诉讼起诉人与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沈某某、赵某某、徐某、朱某某达成调解协议,分别缴纳公益诉讼起诉人主张的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赔偿费用共计45871.2元,并自愿缴纳渔业资源恢复费用6000元,这些费用后续都将用于长江增殖放流。
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完善“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审判执行机制,江阴法院在率先建成江阴利港窑港口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的基础上,又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建镇江征润州、锡山九里河、扬中碧水江洲等3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去年,锡山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投用,为环境资源案件执行提供了替代性修复项目和场地,也助推锡山“九里河风光带风光九里”的理想逐步实现。
为护江“亮剑”不仅推动着长江水生资源恢复,还推动着地方经济绿色转型。新出炉的江苏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中多次列举了长一庭的做法和成效。其中一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案发后,被告单位某电气公司所处地块从工业用地转为生态湿地,赔付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用于生态湿地建设,成为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司法实践,这起案件成功促使地处长江江堤的多家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