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芸芸
位于无锡北部的江阴长江畔迎来一座新“灯塔”。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全球灯塔网络新增21家成员企业,江阴的这座新“灯塔”就是上榜企业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的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江边钢厂何以成为全球“灯塔”?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兴澄特钢部署了4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先进用例,形成高效协同、智慧协同、低碳协同的新制造模式。工厂定制订单因此增加35.3%,不合格品率降低47.3%,每吨钢能耗降低10.5%。
风云变幻的制造业浪潮中,有着“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誉的江阴该如何航进?这座新“灯塔工厂”无疑已成为引领“无锡制造”航向的“灯塔”。
数字化转型点亮“灯塔”之路
来到超1万平方米的中信泰富特钢数智中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巨幅大屏上,数据与数据实时无声交互,与特钢生产有关的细节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这也是特钢行业首个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运营中心,如今已是企业的“核心大脑”。这里看不到丝毫传统钢厂的烟尘弥漫,工程师们只需点点鼠标,就能远程精准操控每一道炼钢步骤……
为何要成为“灯塔”?在中信泰富特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看来,成为“灯塔”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当前,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特钢因多品种、小批量、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等特性,在数字化转型上面临不小的问题与挑战,“作为特钢行业的领头雁,必须扛起特钢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头重任,全力推动实现产、销、研全链条数字化,构建高效协同、智慧协同、低碳协同的全新特钢制造服务模式。”
这座“灯塔”的起点要追溯到20多年前。早在2000年,兴澄特钢就正式拉开数字化转型序幕,从信息化建设到网络化建设,再到数字化建设,形成了全流程、全产线的数智化体系。2020年,兴澄特钢正式立下在2025年前创成“灯塔工厂”的目标。“灯塔”之路充满未知和荆棘,但兴澄特钢的坚持使其更快一步达成了目标。据统计,企业用于推进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的总投入超5亿元。
“决策千里之外”已照进现实
在数智中心的铁前操控协同平台上,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兴澄特钢的实时数据,中信泰富特钢旗下大冶特钢、青岛特钢的高炉运行等情况,铜陵特材、扬州特材的原料生产、供应等情况,都能全盘掌握。中信泰富特钢智信部部长白先送介绍,过去工厂有问题需要现场解决,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小时,(下转第2版)
江边钢厂何以成为全球“灯塔”?
(上接第1版)但来回需要两三天,基于这个多工序多基地的铁建协同中心,现在实现了“决策千里之外”。
复制更多“灯塔”已在筹谋之中。白先送介绍,于兴澄特钢而言,竖起“灯塔”将持续推动企业深化数智化,做好标杆引领,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对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而言,复制兴澄特钢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其他下属企业,将推进集团整体数智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高炉“黑箱透明化”已经开始推广到集团更多生产线上。高炉因高温、高压、密闭、24小时连续生产,其黑箱状态一直是行业难点。“炉内铁水高达一千多摄氏度,里面情况看不见也不能摸,一旦出现状况,花一周甚至一个月都调整不过来。”兴澄特钢副总经理王永建介绍,兴澄特钢通过传感器采集多模态数据建立模型,让“黑箱透明化”,实现了高炉的精准操控、稳定产出、降低能耗,炉温异常时间减少84.8%、铁水不良率减少23.4%、高炉焦炭用量减少19.1%。
从“灯塔”眺望“双碳”未来
“灯塔”工厂是智能的,更是绿色的。兴澄特钢在国内钢铁行业率先架构起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从取水到用水的全流程智能管控。“原先水处理主打一个保供,用多少水就供多少水。”王永建描述,智慧水务系统可对不同规格的钢种工艺实现智能管控,不需要人为操作,就可操控用水的开口度,这个系统上线后,单吨产品的用水量降低30%。
低碳炼钢,逐绿前行。基于权威碳核算方法论,兴澄特钢结合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开发上线了“碳排放管理系统”。面对提出碳指标要求的个性化客户订单,结合敏捷研发系统、产销系统、能管系统等完善的数据支撑体系,预测碳指标的达成情况,支撑销售部门获取更多绿色订单,扩大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从“灯塔”可以眺望这座江边钢厂的绿色未来。钱刚说,中信泰富特钢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钢铁产业的融合创新,构建引领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制造新范式,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