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全域水域保护在锡率先试点

全市水域家底初步摸清

  本报讯 对每一处水域实行精细化管理,让水成为发展新动力!昨日,市水利局人士介绍,今年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水域保护试点,不仅要摸清所有河、湖、水库、沟渠、坑塘底数信息,还要开展分级清单化管理,确保现有水域面积不减、功能不退。试点建设启动2个多月来,家底已初步摸清。

  “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不能再减少。”市水利局河湖处处长秦挺峰说。当前,暴雨等恶劣天气增多,对防汛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要发展,水环境质量也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性要素。但由于城市开发强度大,河湖违法圈圩、违法建设以及乱占、乱建、乱排问题时有发生,岸线、湿地等生态空间被挤占,甚至一些河浜消失或人为造成断头浜,使调蓄水面积减少。古运河跨塘桥段、北新河莲蓉桥段因河道缩窄,汛期特别是暴雨时行洪受影响,使防汛排涝调度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水系不沟通、水体不流动,部分河湖水环境质量较差。蠡湖近年来就因周边开发强度加大、人口增加,水质无法稳定达到Ⅲ类。因与周边水体不交换、水动力条件差,蠡湖自净能力弱,水生植物量明显退化。

  此次水域调查初步成果显示,我市水域总面积1136.31平方公里,其中河道5569条、总面积243.77平方公里,还有湖泊39个、水库21个,沟渠25103个、坑塘41015个。每条河、沟渠,每个湖、库、塘,地理位置、水域面积、流经区域、主要功能等情况均上图入库。

  之前我市河道为5635条,调查是否意味着河道减少了66条?负责调查的市水利设计院人士介绍,并非如此,而是统计口径有变化。此次调查口径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持一致,将两头与外河不连通的河浜等归入沟渠、坑塘,这样更便于水域分类管理。调查还将数量众多的沟渠、坑塘也纳入保护范围。

  很快,我市将根据调查成果形成行政区域水域现状总图、重点保护水域分布图等,建立水域数据库。重点水域将设立市级、市(县)区级保护名录并实施分级、清单化管理。水域岸线将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功能区并分区管控。各级各地对围网养殖等不符合水域保护规定的占用行为,要整改并退出。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确有必要占用的,要通过水利局审批并“占一补一”。不久,这些水域还将通过遥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施监测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并形成水域保护“白皮书”,从根子上筑牢水域保护网。(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