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宜兴市文明实践基地宜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布的一张“夜校”课程表引起了辖区居民的广泛关注。文学沙龙、茶艺、短视频制作、正念减压课等十多门特色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课程都安排在晚间。这些课程一经推出,场场爆满。书画、八段锦、正念减压课等热门课程甚至出现“一席难求”的现象,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好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结束白天的工作后来到学校上个课、学个艺,成为当下城市生活新时尚。为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近日,宜兴夜校“陶都星光课堂”正式上线。据了解,“陶都星光课堂”不仅为公益性质,更多聚焦年轻人需求,而且充分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夜课堂”送到群众身边。
“当前,宜兴正在着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夜校品牌,丰富夜校课堂不仅是点亮城市夜生活的有效手段,也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交友、休闲、学习的场所,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宜兴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浩介绍。
让更多市民走进“夜校”,“陶都星光课堂”主动“走出去”,打造群众身边的“夜校”课堂。在运行模式上,宜兴以园区、街道成校为主线,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要阵地,让“夜校”运营活起来。环科园(新街街道)成校邻近宜兴铜峰中学,针对晚间等待学生放学的家长群体特开设家庭教育、吉他、声乐等公益课程。“我们夜间等候孩子放学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类、书法、烘焙等课程也是针对性极强。”市民黄女士评价。为了让资源更多下沉到基层,宜兴市文明办联动人社局、卫健委、教育局、总工会、妇联、红十字会、文联、文化馆等资源,将部分就业创业、急救、技能培训等课程调整至晚上,送到文明实践所、站等,让“夜校”课堂走进农村,服务白天上班族。
弱化“校”的属性,丰富“夜”的模式。提升课程针对性,“陶都星光课堂”区别于传统的学习培训,倡导“多巴胺学习”,以多元、个性、小众为主。为丰富课程内容,宜兴市文明实践中心最大程度聚集社会资源,形成群众点单,文明实践所、站派单的模式。作为与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的省级文明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敞开校门向外输出优质师资力量,聚焦青年群体,罗列了一张课程表,包括体育舞蹈、印染文创、网店美工等20个课程。市民不但可以走进学校课堂学习体验,在文明实践所、站还可点单,由学校进行精准“派送”。
充分了解新需求,提供更多元的选择,近期,宜兴“陶都星光课堂”已征集到100多个夜间共享课程菜单,近期将陆续向市民开放报名通道,同时发布40余门线上课程,将城市“夜校”打造成为精神“桃花源”、文化“栖息地”,让城市充满无限活力。(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