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调”在实处“研”出真招为群众幸福“加码”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814个调研课题实现成果有效转化

  “终于可以‘一键到家’了。”锦明南苑居民袁先生开心地说,自己所在小区加装电梯的楼道占比近40%。推动“加梯”工程让群众上下楼不再难,这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化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实实在在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调在关键处、查出淤堵点、研出好办法、解决真问题,切切实实为群众的幸福“加码”。

  靶向发力“具体问题”“关键小事”

  调研选题对准“靶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深入一线察实情、想实招、办实事,通过搭建金融要素与产业项目对接平台,引导金融资源持续向实体领域集聚;市科技局领导班子成员前往药明生物、天江药业等18家企业专题调研,“诊断”聘外企业招才引才的难点堵点,持续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放管服”改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组织赴省内城市考察,并与30余名工伤职工面对面交流,加速推进联网结算,解决工伤医疗费用垫资“烦心事”……

  紧扣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问题”和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我市将调研选题划分为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安全环保、城乡建设、文教卫体、法制建设、党的建设7种类型,区分前瞻谋划、政策制定、为民服务、改革创新4个攻坚维度,确立了“以算力赋能数字经济”“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解决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停车难问题”等调研选题1017个。

  “我们还建立调研情况动态分析机制,对存在形式化、套路化倾向的,及时发出预警,督促调整。”市委主题教育办相关人员介绍,通过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热点领域,以及以往调研中相对热门的企业、农村、社区、医院等单位,共梳理出90个重点点位实时动态监测,防止出现扎堆调研、多头调研。

  解剖一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

  典型案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形象的“活教材”,只有举一反三找准问题症结,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下转第3版)

  

  “调”在实处“研”出真招为群众幸福“加码”

  (上接第1版)才能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我市系统梳理近年来全市具有较大影响、有代表性的事件,共确定正反面典型案例212个。

  去年年初,在安镇街道开设餐饮店铺的“东北小哥”李彦明发布视频盛赞锡山营商环境,被广大网友评为“最强招商视频”。“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剖析,我们深切领悟到,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以“东北小哥”案例为契机,锡山区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更有针对性地对标找差、固优补短,确保营商环境评价走在全省县区板块前列。

  江阴—靖江园区联动开发时安置进程滞后,群众反响比较强烈。“必须增强跨江融合发展的大局意识,发扬合力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针对该反面案例,市委常委会深入项目一线解剖“麻雀”,通过“横剖面”洞悉问题根源,审视政策连续性缺失、统筹协同不够、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通过“纵剖面”划清职责权限,厘清市、县(市、区)、街道各层级各部门在举措细化、执行落地等环节责任,组建工作专班,联动抓好整改。目前,在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正全面推进二期工程的标底编制、审标工作和工程试桩,并对全市面上各类共建项目进行摸排,研究推进联动开发的政策措施,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良方妙药”

  深化调查研究,既要带着问题、奔着问题去,更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着力办好一批民心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

  宜兴市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超三成且学位不足的实际,将就学问题列入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重点项目,利用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小学幼儿园衔接现场推进会等契机开展调研研讨,细化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意见》,实施金城小学新建工程、学府路实验小学改造工程等6个项目,新增中小学校学位5625个,满足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需求。

  坚持转化实效,把好调查研究“答题关”。我市制定《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周报表》,列明问题、对策、成效等6个要素,区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等8大领域,每半周聚焦一个领域召开调研进展分析研判会。比如,对产业相关课题,重点引导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方面加强成果转化;对生态环境相关课题,重点引导在污染防治、保护修复、绿色低碳等方面加强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14个调研课题实现成果有效转化,围绕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算力发展和应用、和美乡村建设等研究出台政策文件,启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18个,推动近470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