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高质量发展无锡行融媒体行动

争渡,争渡!

你追我赶 湖湾逐鹿

  2023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更多风险挑战的现实考验,滨湖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发展大船”乘风破浪、奋楫向前。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往往也是新一轮竞争格局的重塑期。梳理滨湖各板块交出的最新“成绩单”,可以发现,七个板块你追我赶,如七舟竞渡——面对不同的发展问题见招拆招,面对共性问题精准施策,形成了一种值得观察的区域经济现象。

  这种“追赶”,彰显的是滨湖“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实践猛劲,更是审时度势、迎难而上,在啃“硬骨头”关键阶段中的可贵担当。从他们的答卷中能找到借鉴与风向标,从他们起跳的姿态中能看到重启增长的力量。

  突破束缚,怎样各显神通?

  作为太湖沿线重要板块,滨湖虽然山水资源富足,但发展空间、生态容量却极为有限,土地资源供需瓶颈日益凸显。

  如何突破存量束缚,以有限的空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加速、质量效益提升?滨湖的战略是,以工业园区“六抓六促”为抓手,通过清理整治低效企业、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为含科量更高的新企业、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腾出向上“生长”空间。

  向空间要效益、向高空求发展,各个板块也拿出了闯关夺隘的“大招”。

  2019年开始,荣巷街道针对无锡市电梯厂、无锡市太湖渔机厂散乱污企业集聚、工业产能低下等现状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梅园都市科技产业园”。2023年,该产业园租金和税收合计预计将接近千万元,这一数据是几年前的10倍。边改造、边招引,仅2023年上半年就新引进科技型企业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4家。

  经过全方位改造,位于山水城境内的仙河科技园从破败不堪的机油泵厂变身为一个历史与现代感交相呼应的现代产业园。园区一开园,企业即入驻。目前已入驻长广溪智造、埃姆维、米洛智能等5家优质科创企业,不仅提升了亩均产值,还延伸了区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的产业链。预期可实现年营收5亿元,税收4000万元。

  作为城市副中心,河埒街道以孙蒋、景溪工业园区“六抓六促”为契机,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载体,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集约化利用水平。重点引进了云岭半导体、万通新能源等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目前园区年产值及税收已超4亿元和千万元,同时还培育了中策波纹管等高新技术企业。

  蠡湖街道是全区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板块,2023年来积极向内发力、激活存量,腾出蠡湖(胡埭)工业园低效生产用房8400平方米,腾笼换凤招引4家优质企业入驻;盘活汇生医药等存量社会载体闲置空间,建成城市产业园,打造蠡湖金慧智谷科技园,载体定位为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导入优质企业2家。

  作为滨湖工业重镇,胡埭镇通过“六抓六促”腾出向上“生长”空间,已从“图纸”变成“实景”。在粤浦·富安智造园项目现场,全新的“工业上楼”载体拔地而起。项目瞄准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核心产业,推出了载体个性化“定制”选项,预计达产后年亩均税收不低于60万元。

  全省省级开发区中“面积最小”的蠡园开发区,在对区域内20栋楼宇产业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还明确了每栋楼宇的产业定位,通过归并、引进等方式将集中度高的相关企业集中到一个楼宇内,在助力区域产业强链补链的同时,也在加速提升着楼宇产值。在全力冲刺年末收官战之际,以盛产“亿元楼”而出名的蠡园开发区再迎亮眼数据——2023年“亿元楼”总量将增至5栋,楼宇税收预计将超20亿元。

  据了解,滨湖自2021年全面推进“六抓六促”工作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共腾退工业用地面积近3000亩。这些释放的土地、打开的空间,无疑为滨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科创富矿,怎么更好挖掘?

  近日,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最新“2023中国机械500强”名单上,派克新材、工装自控、信捷电气、中航动控等4家滨湖智造企业上榜,占无锡上榜企业总量的20%。

  四家来自不同板块的滨湖企业集中持续上榜“500强”的背后,是滨湖区各个板块齐头并进,培育新质生产力,攀登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合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山水城是滨湖院所经济的“富矿”,辖区内拥有3所高校、8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和1个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打造“现象级”院所经济的先天优势。眼下, 他们正在打造“山水东路科创谷”,加快共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创新中心、太湖实验室海洋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民用航空电子系统项目等,打造院所经济集聚区。

  荣巷街道是滨湖另一个院所“富集地”,聚集了614所、公安部交研所、中船703所无锡分部等6家重点科研院所。2023年,荣巷进一步强化院所经济品牌建设,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和船舶动力类燃气轮机“两机”配套产业,龙江广瀚有限公司燃气轮机项目、国家级船舶动力电力试验基地项目均落地荣巷,2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

  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在滨湖五大优势产业中居于首位,已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历经40余年发展,依托药明生物、费卡华瑞等龙头企业,度假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科创底蕴和优势。目前正推陈出新、转变打法,聚焦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医疗美容、特医食品等细分领域,打造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2023年10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高度创新的“先进制程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产业化项目落地蠡园开发区。当天还同步揭牌了先进制程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公共研发测试平台,该平台能为国内相关装备、材料的研发提供必不可少的测试验证条件,更为滨湖发展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释放出强劲的磁力。

  “小而美”的蠡湖街道抢抓蠡湖未来城开发建设带来的机遇,重点加强与上海大学无锡产业研究院、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加快推动特种电缆等产学研项目转化,发挥上海大学滨湖科创中心、北京飞牛科技新加坡国际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加速特型海水淡化设备、GPU芯片等项目落地,今年新增科技型企业将不少于100家。

  位于河埒街道运河湾·现代产业发展中心的“湾Space”孵化器,聚焦数字经济、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积极引育孵化产业创新链企业,启用一年多以来,已累计引进在孵企业12家、毕业企业3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

  去年,滨湖新增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182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6%、全市最高。高精尖的背后,是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2095人、高技能人才4606人的滚烫数字。

  未来竞争,优势如何构筑?

  放眼未来竞争,比的是“专精特新”,比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立足滨湖区域发展的现状,每个板块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方向聚焦各自重点、攻坚难点,并同时积极布局未来新赛道,深度挖掘新生产要素。

  去年6月,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内传出的“重磅新闻”让中国电影产业界为之一振:一块中国最大的“电影级巨幕拍摄屏”正式点亮,国内首个5G智慧虚拟拍摄联合实验室在园区建设完成。这块屏的背后,就是山水城多年来大力发展数字影视、深耕数字文化产业的前行身影。

  没变的依然是这个产业,变化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是升级中的产业形态。在滨湖区胡埭镇上有一条陆藕路,这条路被称为滨湖的“上市一条路”。短短600多米的道路,沿线分布着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1250亿元。这条路上既有将5G技术应用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智改数转”代表派克新材,也有无锡振华等产业链强链、补链制造业企业。2023年,胡埭镇又收获了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智能车间。

  既要加速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也要将未来产业培育成为太湖湾科创带上闪亮的产业新名片。

  去年11月,滨湖区召开未来产业发展推进会,推动各板块、部门立足滨湖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深入了解当前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产业布局等情况,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在量子科技、元宇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适配滨湖的前沿领域,下好“先手棋”。

  湖湾逐鹿,既是奋力比拼,更是勠力同心,齐心协力凝聚成一股猛劲,如今滨湖正从根本上激发板块发展的持久活力:

  牢牢瞄准目标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依托药明生物、华瑞制药、健适医疗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拿着一手好牌的山水城坚持以打造“现象级”院所经济为目标,依托山水东路科创谷建设,积极推进“一院(所)一平台一基地”合作共建;

  厚积薄发的蠡园开发区全面打开“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格局,全方位加大科创企业招引,加强科创企业全周期培育;

  聚焦千亿级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作为工业大后方的胡埭镇奋力绘就“九龙湾智造城”建设新图景;

  矢志创新的河埒街道围绕运河湾现代城规划定位,强化产业政策引领,加速科创载体主阵地建设;

  潜心发展产业的荣巷街道全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建立企业培育库,持续做优做强企业服务;

  找准方向的蠡湖街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以赴强经济,坚持不懈惠民生,以一系列务实暖心之举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为帆、产业作桨、七舟竞渡,观察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关键就是看人的精气神,山水齐聚势,湖城两相映,鼓足了劲头的滨湖,正在最美湖湾倾心描绘一幅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