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松林
有的记忆是个人的,有的记忆是国家的,还有一种记忆是属于民族的。一亿像素的高清画面里,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依然带着硝烟的味道,绘铸在时光的年轮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红色刻痕。
星期天下午,公益摄影师王程整理好摄影器材,走出了设在南洋花园的工作室,与往常一样,沿着古运河,去“打捞”那段跨越时空的记忆。尽管过去了70年,在岁月的洗磨下,记忆愈发显示出一种精神的光芒,就像一本厚重的线装古籍,读来总是耐人寻味,书中的主人公不止一个,而是群体,他们是一批抗美援朝老兵,如今定居在无锡。
李世英老人是其中的一员,也是王程拍摄的众多志愿军老兵中唯一的航空兵。按照约定,王程来到惠山脚下的干休所。李老家门口的扁豆架上,紫色的花儿开得正盛,院落里的橘树、柿子树、山楂树、花椒树,结满了果实,地上种着青菜、南瓜等各类蔬菜,生机盎然。李老每天伺候着这些瓜果,浇水翻土,乐此不疲。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躬耕田园的普通老人,曾是一名叱咤风云的空中英雄。
聚光灯下,老人身穿绿色军服,胸前挂着17枚军功章,中间最大的一枚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李世英19岁加入空军,飞过鸭绿江入朝参战,他率领的二中队参加了11次空战,共击落10架敌F-86战斗机,击伤4架。而二中队没有伤亡,创造了14:0的辉煌战绩,荣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李世英中队”光荣称号。作为中队长,李世英带领团队敢打敢冲,在空中与装备优良的敌人“拼刺刀”,把青春写在了捍卫尊严的蓝天之上。
当年,作家魏巍创作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让所有的中国人认识了解了可敬可亲的志愿军战士。当时光的指针转过了70年,这批“最可爱的人”生活得怎么样?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能否用更好的方式储存?作为一名摄影人,王程觉得有责任从另一个视角去品读,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察、去交流,通过相机让那些精神的光芒闪耀在新的时空。2021年,他开启了一个人的影像行动,走近那些健在的志愿军老兵,用镜头诉说历史,用光圈回溯记忆。
第一批拍摄了15位,其中年龄最大的已近百岁,岁数小些的也有90岁左右。他们尽管身板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矫健,但眼神依然坚毅,每每谈起朝鲜战场上的那些人、那些事,眼里的光芒总会一下明亮起来。长津湖的冰雕连、松骨峰的肉搏战、上甘岭的坚守战……一段段浴血奋战的经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都印在他们青春的扉页上。在与老兵的交谈中,王程的眼里始终充满敬意,每一个按下快门的瞬间,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做这件事多么有意义!
他用镜头向英雄致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27军任炮兵营教导员的潘宗道,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等,并被授予少校军衔。张萍,是王程拍摄的志愿军老兵中唯一女性,朝鲜战场上她是部队会计,在账本被敌机炸毁后,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复制账册,分毫不差,被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三等功。岁月沧桑了他们的容颜,但老兵的风采被永远定格在王程的镜头中。
在上马墩的老社区里,王程左拐右转找到了熊兴奎老人的家。在拍摄中,老人下意识地撩起裤管,一块大大的伤疤露了出来,这是朝鲜战场给他留下的永久性印记。老人说,相比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居民小区里,在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巷里,老兵们散居其中,如果没人介绍,根本看不出他们曾是驰骋沙场的战斗英雄,曾经保家卫国血洒疆场。如今,他们深藏功与名,默默地生活在无锡城中,犹如古运河的水波,平静而清澈。他们的晚年是温馨的,种花植草,看书读报,演奏器乐,有的还打乒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战火硝烟,老兵们把该打的仗打胜了,让后人不再受战争之苦。
因为崇敬,因为责任,王程拿起沉甸甸的照相机,去聚焦沉甸甸的记忆。每一次拍摄前,他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查询名单,联系家人,研究资料,挖掘闪光点。拍摄年迈的志愿军老兵,不仅是一张张肖像的记录,更要从岁月深处掘出精神的光芒,通过镜头摄出别样的精神状态。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是峥嵘岁月的唤醒,都是抵御时光的遗忘,是人性的素描,是思考的摄影,这种“素摄”是博大深沉的情感刻录。
而今,耄耋之年的老兵越来越少,王程能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多地留下珍贵影像,虽然费时费力,但他的内心是快乐而充实的。人活着的意义不只是赚钱,还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一位老兵的经历可能是故事,一百位老兵的经历集聚起来就是一段厚重的历史。70年的回望,每幅照片都承载着无法磨灭的荣光。
岁月的眼神,注视着前行的步子。在王程的影像计划中,他不仅要拍摄无锡所有健在的老兵,还要拍摄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各行各业当代楷模和英雄,以及即将消失的当代手艺人和匠人,用影像留住这些珍贵的记忆,践行一名公益摄影人的朴素情怀。尽管这条路是漫长的,甚至是曲折的,但王程选择了,就会风雨兼程,让手中的相机记录时代的温暖,让影像成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