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发布最新数据: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30%。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横向看,2023年经济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纵向看,2023年GDP增量超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经济总量。
带着14亿多人奔向好日子,中国经济向前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个头”越来越大。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主要看四个指标,即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业和外汇储备。2023年,中国GDP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从全年看,我国CPI月度同比涨幅均低于3%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就业逐步改善的态势比较明显。年末外汇储备超3.2万亿美元,成长的基础更加坚实。2023年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外贸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发展质量优中有升。
“筋骨”越来越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5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增至82.5%……向上生长、向好突破,高质量发展力量不断积蓄。过去一年,影剧院座无虚席、热门景点一票难求、网红餐厅排起长队,这些火热的消费场景,标注着中国经济结构持续向“优”。
品质越来越好。中国“小车轮”驶出新高度,汽车产销量均超3000万辆;快递跑出加速度,业务量预计超1300亿件;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电动载人汽车……这些背后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创新正不断催生新的先进生产力。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下降0.4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之间,彰显老百姓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工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压舱石”作用。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2022年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对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望2024年,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据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