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当下,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对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文化和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推动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标令人振奋。”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时的讲话,省长许昆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关心文化的代表委员们倍感鼓舞,他们纷纷表示,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将为创造更多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样本作出积极贡献。
把文化软实力 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光荣使命。”周子川代表说,作为无锡的城市文化原核,2024年,梁溪区将牢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从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共荣共生、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相互契合等方面加快推进,努力为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多梁溪力量。
梁溪区将依托梁溪独特的文化积淀、自然禀赋、山水肌理,围绕“人文经济学”这一重大课题,着力探索文化赋能新路径,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精心实施文化“名企、名家、名品”工程,建好用足文化发展基金,大力推进110个文商体旅融合发展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以文商体旅的高水平融合,加快集聚文化科技企业和年轻人口,赋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坚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为导向,塑造‘梁溪 IP’,讲好‘梁溪故事’。”周子川说,新一年,将高质量推出《无锡国专》《何以梁溪2024》等一批现象级文化宣传产品,全面呈现梁溪开放包容、活力友好的城市氛围。高标准开展特色街区改造、运营水平提档和景区数字孪生建设,充分展现“老城厢”“最无锡”的深厚底蕴和创新底色。高水平推进城市更新和“百宅百院”活化利用,精心打造一批产城一体、古今呼应的“文化名片”和“融合样板”。
围绕“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梁溪区将布局更多钟书房、小剧场等“小而美”文化空间,把文化生活更好融入城市肌理。精心策划推出一批音乐会、艺术展、运动竞技等多元文化展演活动,构建更为可亲、可感、可及的文化体验。
以文化和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弘扬江南文脉时代价值
“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扎实地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强省建设为总揽,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陈卫宏代表表示,无锡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作为无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凤凰画材依托公司这些年沿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所做的全球化的产能和供应链布局,汇聚“一带一路”信息链、供应链、产业链,实现跨境业务的稳步增长。但在“出海”的过程中,企业遇到了境外融资授信难等问题。他建议,政府指导中资银行制定对出海企业的授信政策,积极探索以境外股权、资产等为抵(质)押提供企业总部授信政策。
作为文化科技类企业,凤凰画材致力于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江南文脉的时代价值。
“凤凰画材加快创新研发步伐,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画框,将物联网技术创造性地使用在传统画框中,使得画框从生产环节就具备溯源、定位、防伪等功能,满足艺术爱好者求真辨伪的需求,支持在线鉴赏、交易的功能。”陈卫宏介绍,该产品是物联网技术成功应用到文化产业的首个产品项目,入选了“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凤凰画材本着一切皆为艺术的发展理念,助力艺术家成长,推动中国油画走向世界。
基于版权合作和凤凰画材自主核心技术,凤凰画材推出了名家复制版画,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数码喷墨画布打印,可以准确还原画作原本色彩,且耐候性好。而通过AI技术,用手机扫描作品,即可了解这幅画的前世今生,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努力通过“文化+科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 发展品质
“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耿敏霞委员说,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补缺农村发展“文化短板”的重要举措。
“通过打造一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来丰富服务阵地,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耿敏霞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老庭院、废弃的旧粮库,翻建革命历史陈列馆、工商业陈列馆、锡剧纪念馆、医馆等展馆,以丰富的资料、珍贵的实物,把乡村特有且深厚的文化遗产展示在人们面前。
“乡村要探索建设以农业科技科普教育为特色的‘复兴少年宫’。”耿敏霞说,这个少年宫应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协同社会实践基地、城乡社区辅导站、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各类校外活动基地,挖掘优秀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园等社会资源,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扩大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资源和辐射范围。
她认为,要从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加强对乡村传统建筑、文化活动场所、文物古迹、工艺美术、节庆活动、传统曲艺等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尊重乡村中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性,注重保持村落传统风貌与历史建筑所代表的时代产物的识别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打破地域空间限制,以数字赋能乡村文化,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新潮、更便捷。“还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引育力度,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扎实、善于创新的乡村文化业务骨干队伍。”耿敏霞说。
规范使用文化遗产IP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提到,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惠永栋委员表示,我省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文化璀璨、人杰地灵,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文化遗产IP是地方特色的代表,但近年来,在我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遗产IP商标注册缺乏监管等问题。比如,南京明故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明故宫”却被企业注册为了酒类商标;常州青果巷号称“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却被常州某文化、酒业公司注册为了商标。文化遗产IP被无序注册导致游客视听混淆,消费品质难以保障,增加了文旅产业管理难度。此外,“老字号”商标及字号也出现了被“临摹”的现象,反映出基层政府和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基层政府缺乏相关专职人员。
为此,惠永栋建议,首先要规范文化遗产IP的注册和使用,对恶意抢注的商标进行清理,对造成负面影响的企业进行处罚,对后续非官方注册此类商标不予审批,为弘扬地方文化,打造精品IP保驾护航。二是对“临摹”老字号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必要时责令其撤回临摹商标。“老字号”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品牌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属性,保护“老字号”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文化的传承。三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力度并设置相关岗位,由被动保护变为主动预防。在秉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的原则下,理清文化遗产IP和已注册相关商标的权属关系和权利边界,妥善保存历史存证,对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进行明确约定和必要限制,避免产生权属纠纷,规范文旅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让优秀传统文化 在校园“活”起来
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朱卓君代表认为,学校育人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凝练并铸就中华民族之“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课程和课堂是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渠道。他提出,学校要在课程的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且灵活地设计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中科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比如天一中学教师在语文、历史等学科课堂教学中已习惯找准时机讲解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学校还结合无锡地方文化特色,惠山泥人制作、运河船舶研创等设置校本课程,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朱卓君表示,各级各类学校可创新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并把传统文化渗透其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对外展示、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他介绍,天一中学每年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200多米的壁画绘制活动,“绘制壁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欲和想象力,画出古诗词中的美景、故事,无锡一景等,处处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闪光,浸润学生的心灵,朱卓君认为还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学校担负着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任,需要教师持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创新教学理念,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比如与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以及名家、大师开展合作,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学习机会,成长为有志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人才。
更好地探索陶文化 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高度重视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并给我们描绘了一张发展蓝图。”许艳春代表表示,宜兴因陶而兴,致力于推动陶文化的传承和高质量发展。在陶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部门加强对陶文化的梳理研究和保护,经常举办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提出了“宜兴窑系”的概念。在产业发展方面,政府注重政策引导扶持和行业监管,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培育了一批头部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宜兴构建起家族和师徒传承、陶瓷特色专业学校传承,企业培训、校企共建等多元化的技艺传承机制。在品牌打造上,宜兴坚持把陶文化作为城市核心文化名片加大宣传推广,“陶式生活”已成为宜兴倡导的蕴含了勤奋朴实、乐观豁达等丰富内涵的生活理念。
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擦亮“中国陶都”文化名片?许艳春建议,一是希望加大政策支持,加速推进《江苏省保障和促进宜兴陶瓷高质量发展条例》的制定以及《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的修订,加大对陶瓷行业支持和监管力度,为陶文化的传承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希望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宜兴成立陶瓷大学,重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的评审,加强专业技术职称和荣誉称号的管理。三是希望更好地坚持陶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陶产业发展与促进民生相融合,发挥紫砂带动就业、富民增收的作用,推动陶文化与城乡风貌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陶文化集中展示区、文化广场、城市雕塑等地标性文化景观,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城市品牌打造相融合,进一步诠释好“陶式生活”的理念、讲述好陶文化故事。
本版撰稿 韩 玲 张 月 陈春贤
本版摄影 宦 玮 朱吉鹏 李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