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警方周刊

服务靠前 护航发展 想企所想

江阴“有温度”警务服务助推经济发展

  企有所盼,警有所为。近年来,江阴市公安局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文章,锚定企业和群众新期待,做实“服务警务”,聚力打好护企、安企、暖企“组合拳”,疏通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强信心,全力提供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治安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服务靠前 护企有实招

  江阴作为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400余家,上市公司6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40余家,实体经济根深叶茂,制造产业繁荣发达。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江阴公安将打造服务前端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前移打防管控阵地、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关键一环。

  位于江阴市高新技术创业园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于去年4月揭牌,通过实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把侵权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成立以来已服务企业50余家次。

  2023年6月,江阴市某企业负责人来到所在工业园区经侦服务工作站反映情况,此前其在网上与人签订“合同”购买原纱,但支付部分货款后对方迟迟不发货。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专门使用虚假公司信息和“电子合同”在网上以供货名义行骗,随后赴南方某市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为企业追回5万元损失。

  去年以来,江阴公安在支柱产业、领军行业、龙头企业推广设立“经侦服务工作站”25家、“网安警务室”2家,为企业提供预警防范、法律咨询、规范经营等“一站式”服务。

  ■ 护航发展 安企有力道

  为筑牢企业反诈“安全墙”,江阴公安组织开展“万警进企入户”反诈集中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讲、专题培训等形式,面对面、点对点开展反诈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揭露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种类和手法特点,帮助企业捂紧“钱袋子”。去年以来组织警力深入大型企业开展反诈宣讲专场300余场,覆盖员工达到3万余人。

  依托江阴“一件事”服务管理平台,江阴公安实施“联合快审”流程,做实企业交管服务。对从事物流运输、民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生产等企业申请办理多笔车驾管业务的,通过车管所“绿色通道”快捷办理或预约办理,做到“日清日结”。

  与此同时,江阴公安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民警辅警上街进巷、摆摊设点,多维度、沉浸式普法。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线上推送涉企安全防范小知识小视频,为企业加固平安“防护盾”。

  ■ 想企所想 暖企有温度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江阴公安不断将“放管服”改革的触角延伸至民生领域各个角落,结合公安职能职责,全面梳理涉企服务事项,编印指南手册,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电话、预约、延时、上门及“一对一”“清单式”等便企利企服务,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做到“企业需要到哪里,公安服务保障就延伸到哪里”。

  “以前办理业务得跑到市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太方便了。”周庄镇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2023年5月,全省首个改革试点山泉村“太湖e警”综合服务点建成,将公安政务融入社区服务,整合原有资源、增设公安专窗。通过端口对接,将24项“太湖e警”公安政务自助服务事项汇聚至“澄事之窗”自助设备,实现群众就近办、错时办、自助办。

  (卢聚炜、杨广益)